第二九五章 出戰條件(1 / 3)

兩個總督府,後院,書房。請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

燭光下,林則徐一動不動的坐在寬大的太師椅上,仿佛一尊雕像似的,也不知過了多長時間,他才似乎活過來似的,有些茫然的掃了書桌上一眼,隨即低頭在地上拾起一份公函和一份折子,公函是驛站送來的快報——英夷艦隊已經停泊在津的白河口外。

英夷艦隊會北上津,易知足早就過,而且了幾次,對此,林則徐並不覺突兀,也沒什麼震驚的,畢竟易知足詳細的分析過,英軍艦隊就算會攻打津,也不會攻打京師,令他失態的是那份折子。

定海失陷後,幾成空城,英夷偽知縣郭士立張貼安民告示,要求定海居民回家安居樂業。林則徐知悉這一情況後,連夜趕寫了一份折子——《密探定海情形並擬計劃襲取片》,在折子裏,他隻字未提元奇團練出兵收複定海之事,隻是主張利用英夷急於穩定定海局麵,呼籲號召居民回家安居樂業的機會,將兵勇扮作鄉民,或將鄉民練為團勇,陸續進入定海,伺機而動,一舉收複定海。

這份折子,他是為元奇團練出兵收複定海吹吹風,不想道光在折子上的批語卻是毫不客氣的斥責:“外而斷絕通商,並未斷絕,內而查拿犯法,亦不能淨。無非空言搪塞,不但終無實濟,反生出許多波瀾,思之曷勝憤懣。看汝以何詞對朕也。”

短短幾行字,林則徐卻似乎從字裏行間看到道光那陰沉的臉龐和冷冰冰的目光,前麵幾份折子,道光的語氣都還較為溫和,這份折子,態度和語氣卻是急轉直下,身為封疆大吏,又是處在這敏感之時,他太清楚道光對他態度的轉變意味著什麼。

暗歎了一聲,林則徐起身拿起剪子將燭花剪了剪。房間裏登時明亮了許多,他背著手緩步的來回踱著,仔細的思慮著,道光對他的態度急轉直下,再加上英夷艦隊的威脅,估摸著,革職問罪的旨意很快就會下來。

此時。指望元奇團練出兵收複定海肯定是來不及了,大軍遠征。不是走就能走的,眼下唯一的機會就是在廣州外海贏得一場大勝,一場實實在在的大捷,足以讓道光回心轉意,隻是這時間來不來的及?

不等那幾艘花旗國戰艦和元奇的風帆船隊,僅靠水師的那十二艘改裝的西洋戰船和大米艇,要想在磨刀洋取的實質性的大勝,他是真的沒有一點把握,英夷也不傻。打不過就跑,沒人家速度快,隻能眼睜睜的看著人家從容逃跑。

可要等的話,也是麻煩,因為就連易知足也沒把握能夠服花旗國戰艦協助他們,若是服不了,時間可就耽擱了。他連拚一拚的機會都沒有,但要是服了花旗國戰艦參戰呢?就算是時間來不及,但這次大捷卻依然還是他的功勞,至少日後起複,要容易的多,而且時間也不會太長。

次日一早。易知足早早起身,洗漱之後,吃了早點,正準備出門前往碼頭,管家錢鈞急匆匆的趕過來,躬身見禮後,遞上一份帖子。道:“少爺,要不要大開大門迎接?”

易知足接過帖子一看,正中大大三個字林則徐,他心裏不由的一沉,這一大早,林則徐親自登門,不是發生了重大事情才怪?他擺了擺手,道:“你們不用迎接,也不要聲張,我去迎迎便是。”著,他快步迎了出去。

趕到大門外,正好看見一頂青布轎在門外落轎,隨即就見一身便服略略顯胖的林則徐從轎裏鑽出來,易知足連忙迎上前見禮,道:“部堂大人有事遣人召在下前去便是。”

林則徐擺了擺手道:“這一去一回,不知得耽擱多少時間。”著,他看了一眼冷冷清清的街道,隨意的往前一指,道:“不進去了,走走罷。”

瞥了一眼轎旁的幾個隨從,易知足遲疑了下,才道:“園子裏景色還入的了眼,部堂大人還是到園子裏走走罷。”實在的,他是擔心林則徐的安全,林則徐在廣州禁煙,得罪的人著實不少,見過他麵的人也是大有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