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象一個巨大的火球高懸於頭頂,強烈的陽光晃的人睜不開眼,地麵被炙烤的發燙幾乎難以落腳,空萬裏無雲,一片蔚藍,藍的令人心碎,令人心焦,整整一個夏京師都沒落兩場象樣的大雨,京師百姓隻能寄希望入秋之後能下兩場透雨。
連續的幹旱,直隸的農作物大範圍欠收,糧食、蔬菜瓜果的價格一個勁的往上漲,所幸南方的糧食及時運抵,糧價迅速得以平抑,但蔬菜瓜果的價格依然不斷攀升,與此同時,大量農民湧入京師尋活。
為了穩定民心,為了容納更多的勞力,京師的改建工程項目不斷的擴增,整個京師變成了一個龐大的工地。
首相府,奕?心煩意躁的看著各地呈送的報災急電,持續幹旱,北方各省報災的州縣也驟然多了起來,旱災、風災、冰雹接踵而來,所有的電奏皆隻有一個目的——撥銀賑濟!
銀子,朝廷不缺,元奇才借貸了五千萬元,但這銀子他不敢輕易撒出去,因為這不是一場尋常的災荒,而是有可能持續四五年之久的罕見大災,他不敢不謹慎。
翻看完所有的電報,他瞥了肅順、伍長青兩人一眼,長歎了一聲,道:“災情正逐步擴大,各省州縣紛紛告急,懇請撥銀賑濟,這可如何是好?”
“災情是否會持續四五年之久,目前尚難以斷定,況且,為免引發恐慌,也不宜宣揚。”肅順斟酌著道:“不妨依照遭災的輕重先劃撥銀兩賑濟,輕則五萬元,重則十萬元,先穩定民心。”
奕?悶聲道:“眼下遭災州縣已經一百二十有餘,如此,至少需要上千萬元。”
“王爺。”伍長青開口道:“若是災情延續到明年,元奇會加入賑濟。”
“眼下尚未入秋,一旦秋後無雨,勢必再生恐慌。”奕?神態有些疲憊,聲音也顯的有些低沉,“再則,各省移民也已相繼展開,到處都需要銀錢,元奇的情況你們也知道,今年不可能再大額借貸,若不節省,怕是今年都難以支撐。”
北方大麥麥主要是秋種夏收,今年雖然幹旱,但目前大範圍內還隻是欠收,真要秋季持續幹旱,無法播種,那無異於是雪上加霜,勢必還要進行賑濟,而且賑濟力度不能隻能大,否則難以穩定民心。
沉吟了一陣,肅順才道:“既是如此,就等到入秋後再賑濟罷,不過,遭災嚴重的州縣還是要及時調撥糧食。”
”調糧賑濟自不可少,但數量不宜大。“奕?緩聲道:“既是一場持續四五年的大災,就必須通盤考慮,今明兩年移民數目越大,就越能緩減後期賑濟的壓力,據易國城預計,越往後災情越嚴重。”
聽的這話,兩人都明白過來,這是要有意的拖延賑濟,逼迫百姓踴躍移民,畢竟已經經曆過了一場長時間大規模的移民潮,留下來的多是不願意移民的,若非形勢所迫不會積極配合主動移民。
肅順、伍長青兩人剛剛離開,一個章京就進來稟報道:“王爺,順府尹萬青藜求見。”
“讓他進來。”奕?著端起茶杯喝了口涼茶,萬青藜雖物望不佳,但能力還是有的,一直頗受他器重,在順府尹的位置上一呆十年。
進來見禮後,萬青藜便道:“王爺,皇太後和皇上今日前往大高殿拈香祈雨並派派惇親王奕誴等大臣分別往覺生寺、神壇等處恭祀。”
京師十有九旱,皇帝求雨祈福乃是正常不過之事,奕?看了他一眼,道:“文甫是讓本王亦去恭祀求雨?”
萬青藜道:“王爺是大清攝政王,理應恭祀求雨。”
奕?看了他一眼,道:“文甫認為,本王是該去大高殿還是去覺生寺仰或是神壇?”
聽的這話,萬青藜不由一愣,大高殿是皇家禦用道觀,奕?雖是宗室,但若無委派,前往大高殿容易招惹非議,去覺生寺、神壇之類有又有自降身份之嫌,猶豫了下,他才道:“下官上折子奏請皇太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