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人力資源管理(5)(1 / 3)

(5)定位於人的活動。這方麵的信息主要涉及任職者的行動,如有關身體動作的要求和溝通、基本的動作、體力的消耗等;以及工作本身對任職者接受教育背景的要求(如教育程度、專業要求、培訓等)和素質要求(如思想品質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等),素質要求既要考慮職業的要求,也要考慮工作崗位的要求;另外,一些特殊的工作對工作者的個性或體能有特殊的要求,不能一概而論。

2整理分析

對所收集的信息必須進行整理分析,通過整理和創造性地分析,發現有關工作和任職者的關鍵信息,進而歸納、總結出工作分析所需要的材料和要素,使之成為可以使用的管理文件。整理分析的主要方法是鑒別和整序。鑒別是對工作信息的準確性、真實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判斷其誤差的大小,以保證信息的真實可靠。鑒別的主要方法有核對、佐證、邏輯分析和複查。整序是把收集來的眾多信息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要求,進行歸類整理,整序的主要方法是分類法。

3注意事項

在收集分析階段,必然要涉及大量的工作任職者和管理人員,因此,贏得他們的支持是非常必要的。同時,對於獲取信息的來源、途徑以及對於信息研究方法的考慮也是非常重要的。具體來說,在收集分析階段要注意以下事項。

(1)注意從不同方麵獲取工作職務的差異。進行工作分析時,首先要明確各種工作職務活動本身存在的天然差異,此外,還可以從職務活動所處的自然環境和組織環境、工作職務的時間要素、作業活動要素以及任職者要素等各個方麵去獲取各個職務活動的差異。隻有這樣,才能避免單一角度進行分析可能產生的偏差。

(2)注意定性信息與定量信息相結合。所有的有關工作職務的信息,既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定性的信息往往是可以用文字表達的項目,比如,工作條件、環境要素、任職者的資格條件等。定量的信息則是通過數字表達的項目,如工作計量、工作日程、工作群體的人數等。更多的工作信息則需要定性與定量的結合。

(3)加強與有關人員進行溝通。可以通過會議的形式,向有關人員進行必要的宣講和動員,使有關人員了解工作分析的目的和意義,消除顧慮和壓力,爭取他們的支持和合作;同時也應讓他們了解工作分析的時間和進程,了解工作分析使用的方法以及需要的配合。這種溝通是信息收集工作有效進行的必要保證。

(4)與有關人員共同審查和確認工作信息。為了避免偏差,必須與工作任職者及其上級主管就所收集的信息績效核對、佐證和複查,以修正可能不準確的信息,同時也有助於工作任職者及其主管對工作分析結果的理解和認可,為他們今後實際使用工作分析結果奠定基礎。

三、結果整合階段

分析的結果要整理成書麵的文件,形成工作分析的最終結果,即工作說明書和工作規範,以便在日後人力資源管理中使用。這種書麵的文件通常有文字說明和圖表說明兩種形式。有關工作說明書和工作規範的編寫,將在後麵作專門的介紹。

工作分析的方法

工作分析方法大致上可以分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兩大類。在工作分析中經常運用的定性方法主要有:觀察法、訪談法、問卷法、工作日誌法和關鍵事件法;屬於定量方法的有:PAQ法和MPDQ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其固有的長處和缺陷以及各自不同的適用條件,因此在實際的工作分析中,針對不同的工作分析的目的,我們可以有選擇地采用某一種方法,或者將幾種不同的方法綜合起來運用。這裏主要介紹定性分析的方法,因為這類方法在工作分析中廣泛應用。

一、觀察法

觀察法是工作分析人員通過對職務活動績效係統觀察而獲取職務要素信息的方法。通過係統觀察,收集有關工作內容、工作間的相互關係、人與工作的關係以及工作環境、條件等方麵的信息,並用文字和圖表的形式記錄下來,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

(一)觀察法的特點

1觀察法的優點

(1)全麵性。觀察法要求工作分析人員對各種有代表性的作業條件下的各種有代表性的作業活動作普遍觀察,因此,通過觀察,工作分析人員能夠比較全麵地了解工作要求,觀察法特別適用於那些主要運用體力活動來完成的工作。

(2)手段多樣,效率較高。在觀察分析中,工作分析人員可以深入到工作現場,借助於感官對某些特定對象的作業活動進行直接觀察。觀察人員還可以借助於各種測量儀器和記錄設備,比如聲級計、照度計、照相機、錄音機、攝像機等,以提高觀察的精確度和效率。

2觀察法的缺點

觀察法經常使用的是動作研究和時間研究,通常隻能用於分析存在大量重複而且操作重複期較短的體力操作,因此它的局限性也十分明顯。

(1)適用範圍具有一定的局限性。適合於以外顯動作為主的職務,對於腦力勞動成分比較高的職務,效用不大;適合於活動範圍不大的職務,對於職務活動範圍很大的職務,由於分析工作所消耗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較大,難度也較大;對於在一些特設環境中活動的職務,難以運用觀察法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