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隊應當在年初、年中展開消防演習,每年對全體職工進行1次消防安全知識考核;發生火災後,應當適時組織召開火災現場會,進行現場的消防安全教育等。
二、消防設施和器材的配備與管理
1消防設施和器材的配備
消防設施和器材是滅火工作的物質基礎,是確保人身安全及財產不受或少受損失的重要保證。常見的有以下幾類:
(1)滅火器。滅火器是一種比較方便、容易操作的滅火器材。火災初起時,完全有可能用滅火器控製甚至撲滅火勢。常用的滅火器主要有泡沫滅火器和幹粉滅火器。可根據情況具體選用。
(2)消火栓。企業各種建築物在設計建造時,一般都必須在其關鍵部位安置消火栓、水龍帶和水槍,以便於有險情時能及時撲救。
(3)自動噴水滅火係統。自動噴水滅火係統是按照適當的距離和高度裝置一定數量噴頭的供水滅火係統。它主要由噴頭、閥門、報警控製裝置和管道附件等組成。
(4)火災自動報警係統。火災自動報警係統是用於探測初期火災發出報警,以便采取相應措施,如:疏散人員、呼叫消防隊、啟動滅火係統、操作防火門、防火卷簾及防煙排煙機等設施與設備係統。
2消防設施和器材的管理
(1)新建企業,必須對消防設施和設備進行檢查,符合消防要求和安全規定。
(2)把各種消防設備的性能、使用方法等編製成圖冊,使管理人員和員工便於熟悉。
(3)消防設施和器材不得隨意挪作他用,禁止擅自更改、移動、拆除消防設備。如因裝修需要,一定要經管理部門同意後,由管理部門指定專業工程隊施工,其餘人員不得擅自施工。
(4)消防設施和器材應當定期進行檢測、保養,發現損壞應當及時維修或更換,確保各類消防設施和器材隨時處於完好狀態。消防設施的維修需要專門的技術,特別是一些關鍵設備,應聘請持合格消防資質的專業公司或技術服務部門承擔。
(5)滅火藥劑失效以後應當及時更換新藥劑。
(6)消火栓不得埋壓,道路應當暢通無阻。
(7)消防器材的配置種類、數量及配置地點,應當由專人負責,配置地點應當有明顯標誌等。
3安全疏散設施管理
(1)單位必須按規定配備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標誌。
(2)按規定配備防火門和其他應急疏散設施。
(3)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必須保障暢通,不得堵塞。
(4)應急照明燈和疏散指示標誌必須按規定進行檢修,保證完整、好用。
(5)常閉式防火門不得處於開啟狀態,閉門器必須完整。
三、消防安全檢查
消防安全檢查應重點檢查消防製度的落實情況、設施與設備的完好情況和火災隱患的防範情況等內容。企業應實行逐級防火責任製,單位領導、部門領導、班組領導、職工都要定期進行檢查;檢查之前應當預先編製相應的防火檢查表,規定檢查內容要點、檢查依據和檢查合格標準;檢查結果應當有記錄,對於查出的火災隱患應當及時整改等。
消防檢查的形式主要有:
1日常性檢查
日常性檢查,即經常的、普遍的檢查。企業每年要進行若幹次,車間、科室每月至少一次,班組每周、每班次都應進行檢查。專職消防幹部的日常檢查應有計劃地針對重點部位進行周期性的檢查。企業內的消防安全重點部位大致包括:汽油庫、汽車庫、變配電室、化驗室、鍋爐房、倉庫以及涉及易燃易爆危險物品的崗位等。節假日之前要進行綜合性檢查,著重落實值班值宿、巡邏護廠(庫)等措施。
2季節性檢查
要據曆年各季節火災發生規律有的放矢地進行檢查。這種檢查可在季節來臨之前進行預防性檢查或在季節中進行控製性檢查。
3專業性檢查
這是由有關職能部門組成專業檢查組針對特種作業、特殊場所進行的檢查,如:用電用火設備、壓力容器、房屋建築、易燃易爆物品放置場所等進行檢查。
四、消防安全隱患整改
消防安全隱患是指在生產、生活活動中,在一定的範圍內,人的行為或物的狀態有引起火災或爆炸危險的潛在的不安全因素。
企業應認真研究本單位存在的火災隱患,根據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製訂出一整套切實可行的整改方案。
1邊查邊改
解決比較容易的隱患,對不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人力、物力的,要立即解決。
2限期整改
對於整改過程較複雜,需要花費較多時間、人力、物力才能解決的隱患,要采取限期整改的方法,即主管部門要將隱患登記,定項、定責任人、定措施、定時間整改。
3納入計劃解決
對於重大隱患,如:建築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廠房選址等問題,因條件限製短期內整改不了的,行政主管應按問題的性質和歸屬分別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單位改擴建規劃、工藝改造計劃和安全設施的增設計劃,但在未解決之前,必須采取保證防火安全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