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能力。能力是指客戶償還債務的能力。企業給客戶提供賒銷,雖然提供的是商品,但實際上是借給客戶一筆錢,是一筆短期貸款。客戶能否及時付款,取決於客戶自身的償債能力。對客戶償債能力的判斷,主要是通過分析客戶以往經營活動中的支付行為和客戶的資產負債狀況,考察其資產負債比率、流動比率、速動比率等財務指標。
(3)資本。資本是指客戶的財務實力和財務狀況。主要根據客戶的資本金、所有者權益以及有形資產淨值的大小來判斷。
(4)抵押品。抵押品是指客戶拒付款項或無力付款時,能被用作抵押的資產。對於不知道底細或信用狀況有爭議的客戶,就要考慮其是否有足夠的抵押品,作為提供賒銷的重要條件。
(5)條件。條件是指可能影響客戶付款能力的經濟環境條件。主要是經濟狀態發生變化或一些特殊經濟事件的發生,會對客戶的付款能力產生什麼影響。
要調查和了解客戶的信用情況,需要有一定的信息渠道。調查了解客戶信用狀況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過與客戶有經濟往來的各個企業和機構的調查訪問來了解客戶的信用狀況;二是借助一些中介機構,如社會調查機構、信用分析評估機構來了解客戶的信用狀況;三是在合法和得到許可的情況下,從客戶的開戶銀行了解有關資料;四是企業自身積累,通過建立用戶檔案,隨時記錄反映客戶的信用情況。
企業製訂信用標準和具體運用包括以下三個步驟:
第一步,設定信用等級評價標準。根據對客戶信用情況的調查了解,找出評價信用優劣的數量標準。可以查閱各個客戶過去若幹年度的信用資料,以一組有代表性、能夠說明付款能力的財務狀況的比率(如流動比率、速動比率、資產負債率、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賒購付款履行情況等)作為信用風險指標,根據數年內最壞年景的情況,分別找出信用好和信用壞的兩類客戶的上述比率的平均值,以此作為比較其他客戶信用狀況的標準。
按照上述方法找出的信用標準如表5-1。
第二步,根據各個客戶的財務報表資料,計算各個客戶的指標值,與上述標準比較。
比較評價方法是:當客戶的某項指標等於或低於信用差的指標值時,則該客戶的壞賬損失率大;當客戶的某一指標值等於或高於信用好的指標值時,則該客戶的這一對應指標項目無壞賬款損失風險;當客戶的某一指標值介於信用好與信用差的指標值之間時,則要根據客戶實際指標值與信用好的指標值的差額,並依據對應的指標對應收賬款發生壞賬損失的影響程度大小,分析計算該指標的壞賬損失率。將各項指標的壞賬損失率累加,即該客戶發生壞賬損失的總比率。一般某項指標等於或低於信用差的指標值,則客戶的壞賬損失率增加10%,介於兩者之間增加5%,並以實際值與信用好和信用差的兩個指標值差額的比值為權數加以計算確定,即:
介於信用好與信用差兩者之間的指標壞賬損失率=信用好的指標值-實際指標值信用好的指標值-信用差的指標值×5%
第三步,進行風險排隊,並確定各個客戶的信用等級。根據分析計算的客戶賒銷的壞賬損失率進行分組,將壞賬損失率轉換成風險等級係數。
客戶累計壞賬損失率為5%以內為A級客戶,5%~15%之間為B級客戶,15%以上為C級客戶。對不同信用等級的客戶,分別采用不同的信用對策。對信用好、風險等級係數小的客戶,按通常的信用條件提供賒銷;對信用較差、風險等級係數大的客戶,則要采取較嚴格的信用條件,以至拒絕給其提供賒銷。
對信用標準進行定量分析,有利於企業正確地作出是否提供或提供多少賒銷的決策。但是由於實際情況錯綜複雜,同一指標往往存在較大的差異,很難按統一標準進行衡量。因此在製訂信用標準和執行信用標準時,要注意運用以往的統計數據和實際經驗。
2信用條件
這是指企業對客戶提供賒銷所規定的付款條件,主要包括信用期限、現金折扣與折扣期間三個組成部分。
(1)信用期限。信用期限是指企業為客戶規定的最長付款時間。信用期限越長,客戶享受的信用條件越優惠。客戶可以在較長時間裏無償地占用企業的應收賬款,實際上等於無代價地籌集了一部分資金,因此較長的信用期限對客戶有較大的吸引力。對提供賒銷的企業來說,延長信用期限,可以增加銷售量,但同時增加了應收賬款占用的資金,使應收賬款的機會成本、管理成本增加,也增大了壞賬損失風險。所以企業在確定信用期限時,要考慮延長信用期限增加的邊際收入與由此增加的邊際成本之間的對應關係,確定合適的信用期限。
(2)現金折扣與折扣期間。現金折扣是企業為促使客戶及時付款給予的價格優惠。折扣期間是為客戶規定的可享受現金折扣的付款時間。現金折扣是對客戶提供的比較優惠的信用條件,有利於刺激銷售和回款,但同時也需要付出一定的成本代價,即由於現金折扣造成的價格損失。因此,企業在製訂現金折扣方案、確定折扣期間時,必須與加速收款所得到的收益與付出的現金折扣成本結合起來考慮。如果加速收款帶來的收益能夠大大超過現金折扣成本,企業就可以采取現金折扣;如果加速收款的機會成本不能補償現金折扣成本,則企業應考慮取消現金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