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條各項付款憑據一經支付,應即加蓋支付印戳銷案,防止重複請款。
第十二條存於內部保險箱或銀行保管箱的有價證券等貴重物品,應由二人以上共同保管。
第十三條倘人員編製許可,下列職責應予分立,避免集中一人。出納與賬務員,財務主管與會計主管,采購與驗收,銷貨與倉儲,薪工計算與支付,收款與賬務,裝運與倉儲,訂貨與倉儲等等。
第十四條信用授予、折讓折扣、客戶贈品、招待等,皆應嚴格管理。
第十五條定期舉行資產的全麵盤點,包括原物料、在製品、成品、用品、固定資產等(每年一次為宜)。
第十六條單據開具盡可能一次複寫,並避免塗改。
第十七條盡可能訂立各項工作的書麵手冊,以避免誤會,促進效率。
五、財務分析撰寫規定範本
財務分析撰寫規定
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範公司的財務分析內容和格式,全麵揭示經濟活動及其效果,切實發揮財務分析在企業管理中的作用,特製訂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適應於本集團的所有核算單位,包括獨立核算單位和單獨核算單位。
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第三條各項指標數值的計算填列。
(一)各指標的計算口徑和格式按有關規定執行。
(二)表中的計劃數指各公司每年度的承包指標數。
(三)工業企業應揭示工業產品銷售率及上年同期對比的增減水平。
(四)投資收益率指標隻限於年度分析填列。
財務狀況分析
第四條生產經營狀況分析。
從產量、產值、質量及銷售等方麵對公司本期的生產經營活動作一簡單評價並與上年同期水平作一對比說明。
第五條成本費用分析。
(一)原材料消耗與上期對比增減變化情況,對變化原因作出分析說明。
(二)管理費用與銷售費用的增減變化情況(與上期對比)並分析變化的原因,對業務費、銷售傭金單列分析。
(三)以本期各產品產量大小為依據確定本公司主要產品,分析其銷售毛利,並根據具體情況分析降低產品單位成本的可行途徑。
第六條利潤分析。
(一)分析主要業務利潤占利潤總額的比例(主要業務利潤按工業、貿易和其他行業分為產品銷售利潤、商品銷售利潤和營業利潤)。
(二)對各項投資收益、彙總損益及其他營業收入作出說明。
(三)分析利潤無成情況及其原因。
第七條資金的籌集與運用狀況分析。
(一)存貨分析。
1根據產品銷售率分析本公司產銷平衡情況。
2分析存貨積壓的形成原因及庫存產品完好程度。
3本期處理庫存積壓產品的分析,包括處理的數量、金額及導致的損失。
(二)應收賬款分析。
1分析金額較大的應收賬款形成原因及處理情況,包括催收或上訴的進度情況。
2本期未取得貨款的收入占總銷售收入的比例,如比例較大的應說明原因。
3應收賬款中非應收貨款部分的數量,包括預付貨款、定金及借給外單位的款項等,對於借給外單位和其他用途而掛應收賬款科目的款項應單獨列出並作出說明。
4季度、年度分析應對應收賬款進行賬齡分析,予以分類說明。
第八條負債分析。
(一)根據負債比率、流動比率及速動比率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及財務風險的大小。
(二)分析本期增加的借款的去向。
(三)季度分析和年度分析應根據各項借款的利息率與資金利潤率的對比,分析各項借款的經濟性,以作為調整借款渠道和計劃的依據之一。
第九條其他事項分析。
(一)對發生重大變化的有關資產和負債項目作出分析說明(如長期投資等)。
(二)對數額較大的待攤費用、預提費用超過限度的現金餘額作出分析。
(三)對其他影響企業效益和財務狀況較大的項目和重大事件作出分析說明。
措施與建議
第十條通過分析對所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措施和途徑,包括:
(一)根據分析結合具體情況,對企業生產、經營提出合理化建議。
(二)對現行財務管理製度提出建議。
(三)總結前期工作中的成功經驗。
,如欄目或紙張不夠,請另加附頁,但要保持整齊、美觀。
第十二條各企業財務分析應在每月10日前報財務管理部,一式兩份。
各項財務指標說明
1應收賬款周轉天數=應收賬款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2流動資金周轉天數=全部流動資金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3存貨周轉天數=存貨平均占用額×30/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
4銷售利潤率=銷售利潤(或營業利潤)/本月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100%
5產品銷售率=本月產品銷售收入/Σ(各產品產量×銷售單價)×100%
6負債比率=負債總額/資產總額×100%
7投資收益率=稅後利潤/實收資本(或上級撥入資金)×100%
以上各項指標的平均占用額,指該指示的月初數與月末數的平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