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一些不太重要的物料,可以采用雙堆法來進行定量庫存控製,即將庫存物料分成兩堆,先用一堆,當第一堆用完時,立即組織采購訂貨,在第二批物料進廠前,繼續使用第二堆物料,這樣第二堆物料就是訂購點。此法適用於產品定型、生產穩定、所需物料資源豐富的企業,或者是某具體物料的儲備控製。此外,供應商穩定可靠但交通條件較差和工業基礎不發達地區亦可采用。
3經濟訂購批量法
此法是側重於企業本身經濟效益來綜合分析物料訂購和庫存保管費用的一種科學管理方法。在采購管理中已經介紹,在此不再贅述。
4ABC物料管理法(重點管理法)
有些公司中有10萬種以上的存貨,如果對每種存貨都用上述方法進行管理,不僅很費時間,而且會大大增加管理費用。通常的方法是采用ABC分類法對其進行分類。ABC分類法的基本原理是:按照所控製對象價值的不同或重要程度的不同將其分類,分別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庫存物資ABC分類標準如表5-2所示。
對於A類物資,應精確地控製存貨,一般宜采用定期庫存控製法,盡量縮短訂貨間隔期。因為對這類物資來說,哪怕多一個月的存貨,都會增加不少開支,因而要投入較大的精力把庫存壓到最低水平。
對於B類物資,按經濟訂購批量,采用定量訂購方式進行控製;按一般狀況調節庫存水平,有時可嚴一些,有時可鬆一些。
對於C類物資,重要程度一般,可適當放寬控製,采用定量訂購方式或雙堆法。但對某些按占用金額屬於C類的物資,卻是生產關鍵用料、資源短缺、企業儲備量又不足的,則應加強控製。
ABC分類法的操作非常簡單,實踐證明,應用這種方法可取得顯著效果。這種方法在庫存管理中應用十分普遍。但要注意的是,ABC分類法一般是以庫存價值為基礎進行分類的,它並不能反映庫存品種對利潤的貢獻度、緊迫性等情況,而在某些情況下,C類庫存缺貨所造成的損失也可能是十分嚴重的。因此,在實際運用ABC分類法時,需具體、靈活地根據實際情況來操作。
(三)庫存管理策略
企業總是不斷尋求庫存管理策略,以期望減少庫存。這裏僅從庫存作用的角度出發,討論降低庫存的基本策略和具體措施。
1降低周轉庫存
用Q來表示批量,由於平均周轉庫存等於Q/2,所以降低周轉庫存的基本策略很明了——減小批量。現在有一些日本企業可以做到周轉庫存隻相當於幾個小時的需求量,而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至少需要幾周,甚至幾個月。但是,隻單純地減小Q而不在其他方麵作相應的變化將是很危險的,有可能帶來嚴重的後果。例如,訂貨成本或作業交換成本有可能急劇上升。因此,必須再采取一些具體措施,尋找使訂貨成本或作業交換成本降低的辦法。在這方麵,日本企業有很多成功的經驗,如快速換模法等。利用一人多機、成組技術或柔性製造技術,即盡量利用相似性來增大生產批量、減少作業交換是另一種可以考慮的途徑。此外,還可以盡量采用通用零件等。
2降低安全庫存
安全庫存是為了防止意外情況發生而比需要的時間提前訂貨,或訂貨量大於需求量而產生的。因此,降低這種庫存所必須采取的行動也很明了——訂貨時間盡量接近需求時間,訂貨量盡量接近需求量。但是與此同時,由於意外情況發生而導致供應中斷、生產中斷的危險也隨之加大,從而影響到顧客服務,除非有可能使需求的不確定性和供應的不確定性消除,或減到最小。這樣,至少有四種具體措施可以考慮使用:
(1)改善需求預測。預測越準,意外需求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小。此外,還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鼓勵用戶提前訂貨。
(2)縮短訂貨周期與生產周期。這一周期越短,在該期間內發生意外的可能性也越小。
(3)減少供應的不穩定性。途徑之一是讓供應商知道你的生產計劃,以便能夠及早作出安排。途徑之二是改善現場管理,減少廢品或返修品的數量,從而減少由於這種原因造成的不能按時、按量供應。還有一種途徑是加強設備的預防維修,以減少由於設備故障而引發的供應中斷或延遲。
(4)增加設備、人員的柔性。這可以通過生產運作能力的緩衝、培養多麵手人員等方法來實現。這種方法更多地用於非製造業,因為對於非製造業來說,服務無法預先儲存。
3降低調節庫存
降低調節庫存的基本策略是盡量使生產速度與需求變化吻合,但這是一件說到容易做到難的事情。一種思路是想辦法把需求的波動盡量拉平,要有針對性地開發新產品,使不同產品之間的需求“峰”、“穀”錯開,相互補償;還可以在需求淡季通過價格折扣等促銷活動轉移需求。
4降低在途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