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選購品,是指品種、規格複雜,挑選性強,在質量、價格、款式等方麵需要反複挑選和比較才能決定購買的物品,如服裝、家具等。
3特殊品,是指特定品牌或具有特色的、被特定顧客群專門購買的物品,如組合音響、名牌時裝、名牌香煙等。特殊品一般是不能替代的。
4非尋求品,是指消費者不知道的物品,或雖然知道但沒有興趣購買的物品,如剛上市的新產品、人壽保險、百科全書等。這類產品的特點,決定了企業必須加強廣告宣傳和推銷工作,同時切實做好售後服務工作。
(三)產業用品的分類方法與消費品有所不同,通常是按照它們如何進入生產過程及其與產品成本的關係劃分為三類
1原材料和零部件,包括未經加工的原材料(如礦產品、農產品)和加工製造的原材料、零部件(水泥、鋼材、各種零部件)等。這類產業用品是完全進入生產過程的,其價值一次性計入產品成本。
2固定資產,包括廠房、機器和各種生產設備等,這些物品是部分地進入產品,其價值是通過折舊逐次計入產品成本的。此外,還包括辦公設備(辦公桌、文件櫃、打字機等)。
3供應品,包括生產供應品(煤炭、潤滑油等)、維修用品(油漆、釘子、掃帚等)、辦公用品(文具、紙張等)。這些通常都是通過中間商銷售的,宜於分散經營,盡量接近用戶。這些用品一般是標準化的,用戶關心的主要是價格和服務,品牌偏好不明顯。勞務包括維修保養服務和業務谘詢服務(法律、廣告等方麵的谘詢)。供應品和勞務都是不直接進入產品的,其價值分別攤入產品成本。
上述關於產品分類的方法,說明產品特性對營銷策略是有很大影響的。
新產品開發
每個企業都必須開發新產品,新產品開發是公司將來的生命源泉。隨著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顧客需求變化加快,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持續發展,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必須不斷開發新產品。同時,在新產品開發過程中伴隨著許多的風險,企業必須製訂適當的新產品開發戰略,回避和減小風險,努力提高新產品開發的成功率。
一、新產品開發的挑戰
(一)新產品的概念和類型
市場營銷學意義上的新產品與因科學技術在某一領域的重大突破產生的新產品不完全相同。所謂新產品是指那些在產品整體概念中任何一部分的變革或創新,並能給消費者或用戶帶來新的利益或能提高其滿足程度的產品。對企業而言,本企業從未製造或銷售過此類產品,但其他企業有可能製造或銷售過的是新產品。對市場而言,該產品是市場上首次出現的產品是新產品或是創新。
可見,新產品從其創新程度來講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的新產品:
1全新產品
也稱世界性新產品,采用新原理、新結構、新技術、新材料製成的產品。該產品在同類產品中首次出現,並產生了一個全新的需求市場。例如,索尼公司的隨身聽、第一個家庭錄像機及3M公司的黃色不幹膠萬次貼。這類新產品僅占總數的10%。
2換代新產品
指在原有產品的基礎上,部分采用新技術、新材料製成的性能有顯著提高的產品。如惠普公司對已有的激光打印機進行更新,推出了更先進的激光打印機新版本LaserJet4,並增加了許多功能。
(二)改進新產品
指在原有產品基礎上,為改善性能、款式、口味而增補派生的新產品。這些“不太新”產品往往是大多數企業共同的選擇。如寶潔公司針對特定消費者的柑橘口味以及肉桂口味的牙膏,極大震撼了高露潔穩固的牙膏市場。
(三)仿製新產品
指企業在一個市場區域提供在其他市場區域已有的產品。此類產品雖然並非首次在市場出現,但對特定的企業卻是一個新產品。
大多數企業往往同時擁有多種類型新產品。但全新產品和換代新產品開發風險大,成功率低,所以企業往往推出新生產線產品與改進新產品。
(四)新產品開發挑戰
不開發新產品的企業麵臨老產品被淘汰、市場萎縮的風險,但開發新產品的企業也麵臨著很大的風險。絕大多數新產品最後都失敗了,很多新產品最終沒有推向市場。調查表明,每次11個新產品中,有3個能進入開發階段,1~3個將被開發成功,但僅有1個能在市場中獲利。造成新產品失敗的主要原因如下:
1外部環境的不確定性
企業麵臨的外部環境處於不斷變化中,企業難以及時獲取外界環境的有效信息,市場分析不充分,對顧客的需求和需要理解有誤,對市場注意不夠,一直是新產品開發失敗的主要原因。
2激烈的市場競爭
買方市場的出現,產品供過於求,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每個企業麵臨的市場範圍因競爭者的進入而不斷縮小。新產品的跟進者的模仿,使企業新產品的市場份額大大縮小,獲利空間降低,新產品開發成本都難以收回。
3較高的資金投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