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1章 生產經營管理(37)(1 / 3)

①協議定價。它是指買賣雙方在不受第三者影響的情況下,相互協商議定商品價格。

②企業議價。它是指實行部分指令性計劃價格商品的企業,在完成國家任務後,超產部分,企業根據市場狀況確定其價格。這是國家為了增強企業活力,提高企業勞動積極性所采用的一種鼓勵性措施。

2商品差價與商品比價因素

商品差價與商品比價,是價格體係的重要組成內容,也是國家價格政策的組成部分。

(1)商品差價因素。商品差價是指同一商品由於銷售地區、流轉環節、銷售季節、質量高低、用途等不同而形成的價格差額。商品差價形成的主要理論依據是上述各種情況下耗用的勞動量不同。其形式有:地區差價、季節差價、質量差價、平議差價,用途差價等。

①地區差價因素。地區差價是指同種商品在同一時間、不同地區的價格差額。它由商品在地理空間轉移過程中所增加的勞動消耗而造成。另外,由於不同地區的技術水平、資源條件、勞動熟練程度等不同,也會形成地區差價。企業定價時應考慮差價因素,這是因為:其一,商品由於受地區差價的影響,必定會產生地區間流動,從而使某地區商品總量發生變化,這樣勢必使企業調整自己商品的價格。其二,企業對異地商品提價時反應程度要適中,差價過大,則競爭對手增多;差價過小,企業無利可圖。

②批零差價因素。批零差價是指同種商品在同一時間、同一市場零售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即零售價減去批發價的餘額。由於它反映批發商與零售商的利益分配關係,因此,批零企業定價時應考慮合理的差價,這樣才有利於雙方商品的銷售。

③季節差價因素。季節差價是指同一商品、同一市場、不同季節之間價格的差額。它主要由於商品供求在時間上的矛盾而造成。對於這類商品,在銷售旺季時,可采用高價策略。而在銷售淡季時,則使用低價策略。生產企業則應更多地考慮產品的生產時間,準確預測商品需求的季節變化。

④質量差價因素。質量差價是指同一種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因產品質量差異而形成的價格差額。企業定價時應在考慮消費者對價格的反應與國家政策前提下按質論價,正確處理好商品的質量、效能、價格三者之間的關係,以滿足不同類型消費者的需求。

⑤平議差價因素。平議差價是指同種商品在同一市場上國家計劃價格與市場價格間的差額。企業在按時按質完成計劃任務後,應勇於使商品參與市場競爭。

⑥用途差價因素。用途差價是指企業同一商品在不同用途上的價格差額。企業定價時,可采用高價以限製商品的某一用途,而以低價鼓勵商品的另一用途。

(2)商品比價因素。商品比價是指在同一條件下不同商品價格的比例。它由不同商品之間價格量的比值和不同商品的供求狀況所決定。比價形式主要有製成品與投入要素比價、替代品比價、連帶品比價等。

①製成品與投入要素比價因素。這種比價是指製成品與原材料、半成品、零部件等投入要素價格之間的比例。企業應當考慮:第一,如果投入要素價格低,而製成品企業定價偏高,則投入要素企業會提高其商品價格,或促使零部件企業自行組裝整機。這樣當製成品供應量增多時,會使製成品企業的產品積壓。同樣,如果製成品價格低,投入要素企業定價偏高,最終也會使投入要素企業的產品積壓。第二,在一定時期內,當製成品與投入要素的價格升降幅度懸殊時,會造成購銷雙方的利益矛盾,甚至使相關企業間長期建立的協作關係毀於一旦。

②替代品比價因素。當同類商品中某一種商品的功能、用途等可由另一種商品所代替時,兩種商品的價格比例則為替代品比價。按替代程度可劃分為完全替代和不完全替代兩種。完全替代是指替代品與被替代品的功能、用途基本相同;不完全替代是指替代品與被替代品的用途相似,但功能有差異,其中一種商品隻能滿足消費者部分需求。對於前者,在一般情況下,消費者購買的隨意性較大,而當兩者比價懸殊時,顧客就會慎重選購。對於後者,在比價合理的情況下,購買的選擇性不強,不同的消費者將按各自的需求購買商品;而當比價幅度很大時,顧客將會選購既能基本滿足需求,價格又較廉的商品。此外,當不完全替代程度很高時,即使功能較優的商品價格較高,消費者也樂意接受這種高價商品。因此,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企業既要考慮產品的功能設計,保證產品質量,又要考慮競爭對手的商品價格策略。

③連帶品比價因素。在同一類消費中,必須把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商品結合起來才能滿足需求的商品稱為連帶品。連帶品價格之比則稱為連帶品比價。按照連帶程度,可分為直接和間接連帶品。企業定價時,通常應以有助於基礎商品銷售為原則,協調好連帶品間的比價關係。間接連帶是指在同一消費中兩種或兩種以上商品沒有確定性連帶特征,這類商品一般由多個企業生產並協商定價,力求協作效益或由某一企業采用多元經營的方式,發揮商品間的連帶效益。

(四)消費者行為與心理因素

消費者行為,尤其是心理行為,是影響企業定價的一個重要因素。無論哪一種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必然會產生種種複雜的心理活動,並支配消費者的消費過程。因此,企業製訂商品價格時,不僅應迎合不同消費者的心理,還應促使或改變消費者行為,使其向有利於自己營銷的方向轉化。同時,要主動積極地考慮消費者的長遠利益和社會整體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