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2章 生產經營管理(38)(1 / 3)

(1)產品能迅速為市場所接受,打開銷路,增加產量,使成本隨生產發展而下降。

(2)低價薄利,使競爭者望而卻步,減緩競爭,獲得一定市場優勢。

對於企業來說,采取撇脂定價法還是滲透定價法,需要綜合考慮市場需求、競爭、供給、市場潛力、價格彈性、產品特性、企業發展戰略等因素。

(二)心理定價

心理定價是根據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定價,具體有以下幾種:

1尾數或整數定價

許多商品的價格,寧可定為098元或099元,而不定為1元,這是適應消費者購買心理的一種取舍。尾數定價使消費者產生一種“價廉”的錯覺,比定為1元反應積極,促進銷售。相反,有的商品不定價為98元,而定為10元,同樣使消費者產生一種錯覺,迎合消費者“便宜無好貨,好貨不便宜”的心理。

2聲望性定價

聲望性定價法有兩個目的:一是提高產品的形象,以價格說明其名貴名優;二是滿足購買者的地位欲望,適應購買者的消費心理。

3習慣性定價

某種商品,由於同類產品多,在市場上形成了一種習慣價格,個別生產者難於改變。降價易引起消費者對品質的懷疑,漲價則可能受到消費者的抵製。

(三)折扣定價

大多數企業通常都酌情調整其基本價格,以鼓勵顧客及早付清貨款、大量購買或增加淡季購買。這種價格調整叫做價格折扣和折讓。

1現金折扣

現金折扣是對及時付清賬款的購買者的一種價格折扣。例如“2/10淨30”,表示付款期是30天,如果在成交後10天內付款,給予2%的現金折扣。許多行業習慣采用此法以加速資金周轉,減少收賬費用和壞賬。

2數量折扣

數量折扣是企業給那些大量購買某種產品的顧客的一種折扣,以鼓勵顧客購買更多的貨物。大量購買能使企業降低生產、銷售等環節的成本費用。例如:顧客購買某種商品100單位以下,每單位10元;購買100單位以上,每單位9元。

3職能折扣

職能折扣,也叫貿易折扣,是製造商給予中間商的一種額外折扣,使中間商可以獲得低於目錄價格的價格。

4季節折扣

季節折扣,是企業鼓勵顧客淡季購買的一種減讓,使企業的生產和銷售一年四季能保持相對穩定。

5推廣津貼

為擴大產品銷路,製造商向中間商提供促銷津貼。如零售商為企業產品刊登廣告或設立櫥窗,製造商除負擔部分廣告費外,還在產品價格上給予一定優惠。

(四)差別(歧視)定價

企業往往根據不同顧客、時間和場所來調整產品價格,實行差別定價,即對同一產品或勞務定出兩種或多種價格,但這種差別不反映成本的變化。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對不同顧客群定不同的價格;不同的花色品種、式樣定不同的價格;不同的部位定不同的價格;不同時間定不同的價格。

實行歧視定價的前提條件是:市場必須是可細分的,且各個細分市場的需求強度是不同的;商品不可能轉手倒賣;高價市場上不可能有競爭者削價競銷;不違法;不引起顧客反感。

二、價格調整

企業在產品價格確定後,由於客觀環境和市場情況的變化,往往會對價格進行修改和調整。

(一)主動調整價格

1降價

企業在以下情況須考慮降價:

(1)企業生產能力過剩,產量過多,庫存積壓嚴重,市場供過於求,企業以降價來刺激市場需求。

(2)麵對競爭者的“削價戰”,企業不降價將會失去顧客或減少市場份額。

(3)生產成本下降,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不斷提高,生產成本逐步下降,其市場價格也應下降。

2提價

提價一般會遭到消費者和經銷商反對,但在許多情況下不得不提高價格:

(1)通貨膨脹。物價普遍上漲,企業生產成本必然增加,為保證利潤,不得不提價。

(2)產品供不應求。一方麵,買方之間展開激烈競爭,爭奪貨源,為企業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麵,也可以抑製需求過快增長,保持供求平衡。

(二)購買者對調價的反應

不同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是不同的,即使處在同一市場的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也可能不同。從理論上來說,可以通過需求的價格彈性來分析消費者對價格變動的反應,彈性大表明反應強烈,彈性小表明反應微弱。但在實踐中,價格彈性的統計和測定非常困難,其狀況和準確度常常取決於消費者預期價格、價格原有水平、價格變化趨勢、需求期限、競爭格局以及產品生命周期等多種複雜因素。並且會隨著時間和地點的改變而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企業難以分析、計算和把握。所以,研究消費者對調價的反應,多是注重分析消費者的價格意識。

價格意識是指消費者對商品價格高低強弱的感覺程度,直接表現為顧客對價格敏感性的強弱,包括知覺速度、清晰度、準確度和知覺內容的充實程度。它是掌握消費者態度的主要方麵和重要依據,也是解釋市場需求對價格變動反應的關鍵變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