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商業銀行並購行為(1 / 3)

淺析商業銀行並購行為

管理視窗

作者:桂昌念

作者簡介:桂昌念,長江師範學院,性質: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大三學生。

摘要:商業銀行的並購對於有效的提升銀行的市場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論文針對商業銀行的並購行為進行了分析,對於促進商業銀行的有效並購具有重要的意義。論文從商業銀行實施並購的意義出發,指出了商業銀行在並購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給出了具體的對策,這對於有效的促進商業銀行市場競爭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商業銀行;並購;問題;對策引言伴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趨勢的不斷發展,金融監管逐漸的被放鬆,同時金融的自由化趨勢不斷的加強,這些都使得金融風險不斷的加大。為了增強抵禦金融風險的能力,在國際上引起了銀行並購的高潮。國際銀行之間的並購行為使得整個的國際銀行業產生了巨大的變化,越來越多的業務正在向著巨大的銀行集中,這些巨大的銀行所擁有的業務遍布全國各地,這給我國的金融業產生了巨大的衝擊。特別是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來,我國和世界之間的貿易往來逐漸的增多,我國受到來自世界的影響越來越大,國際上銀行之間的並購行為使得我國的銀行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占據劣勢,不利於我國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相比較西方發達國家,我國的銀行業和其具有極大的差距。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和世界上的銀行進行有效的競爭,商業銀行之間的並購成為了必然的選擇。盡管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我國的商業銀行也迎來了快速的發展,但是相比較西方的銀行而言,不論是在銀行的資產規模上、銀行的市場份額上,還是在銀行自身業務的創新上都相差較遠。但是伴隨著我國政府對於金融業的全麵開放,在世界金融自由化的背景下,我國的商業銀行也將進入一個快速的發展時期。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有效的抓住這一難得的機遇,通過銀行之間的並購方式來快速的增強商業銀行自身的實力,實現跨越式發展。

所謂銀行之間的並購就是一個銀行通過購買另外一個銀行的產權,從而使得銀行失去法人資格的經濟行為。銀行業通過實現並購可以有效的做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對於銀行之間的並購既可以是強強聯合,同時也可以是一家銀行收購另一家銀行,通過這樣的方式來不斷的擴大自身的實力,不斷的提高其市場競爭力。通過銀行之間的並購行為可以提升銀行的市場占有率、提高銀行的服務質量、不斷的強化銀行自身的經營管理,有效的增加銀行抵禦風險的能力,最終達到提高市場競爭力的目的。我國的商業銀行要想做強、做大必須采取這種方式。論文針對商業銀行的並購行為進行分析,指出了銀行並購的意義,分析了我國商業銀行的並購曆程,同時對於我國商業銀行在並購行為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進行了研究,期待對於促進商業銀行的競爭力提升具有一定的參考。

1.商業銀行並購的意義

1.1提升銀行業的市場競爭力

伴隨著商業銀行數量的不斷增多,商業銀行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在激烈的市場競爭力,商業銀行要想健康的發展就必須擴大其規模,而商業銀行之間的並購可以有效的擴大其經營的規模,從而不斷的提升其市場競爭力。對於商業銀行而言,其經營的規模大小直接決定著市場競爭力和自身的盈利能力,通過並購快速的擴大經營規模是提升市場競爭力的有效途徑。另一方麵,對於不同的商業銀行而言,其均有自身經營的優勢和自身經營存在的不足,而不同商業銀行之間的並購可以充分的發揮其優勢,避免其不足,有效的做到資源的共享。總之,商業銀行之間的並購不論是從經營的規模上還是資源的共享上都有效的提升了銀行的市場競爭力。

1.2確保金融體係的穩定

銀行是一個國家經濟的命脈,銀行的健康經營可以有效確保一個國家金融體係的穩定。當銀行出現了危機時,那麼就會產生很大的負麵影響,甚至引起整個社會的動亂。而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以及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國外的大銀行紛紛的入駐我國,這給我國的銀行業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同時我國銀行業之間的競爭也越來越殘酷。對於我國而言,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其銀行業目前依舊處於轉型時期,其風險發生的更能性也比較大,這些也就直接的影響到了我國整個金融體係的穩定。我國的商業銀行應該通過並購的方式來有效的化解銀行的風險,從而有效的確保我國金融體係的穩定。

2.商業銀行並購的曆程

我國商業銀行的並購大致經曆了五個階段,首先是在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前的時期,受到我國計劃經濟的影響,我國的銀行經營模式單一,商業銀行的各種經營活動完全由政府管理,銀行之間的各種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政府治理國家的需要,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一時期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商業銀行並購時期。第二個階段是我國實施改革開放以後直到我國實施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以前,伴隨著我國的改革開放,我國的商業銀行內部也產生了較大的變化,這也是我國商業銀行逐漸形成的重要時期,我國的銀行業發展進入了一個相對全新的時代。第三個階段為我國的商業銀行進行重組的階段,我國的經濟已經由原來的計劃經濟逐漸的演變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的商業銀行為了不斷的提升其市場競爭力而不斷的進行商業銀行的重組,伴隨著銀行業之間的不斷重組,我國的銀行逐漸的開始了政企分離的現象,我國的商業銀行體係被逐步的建立起來。第四個階段為在政府幹涉下的銀行之間的並購,造成這一時代銀行並購的原有有三個,首先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的不斷建立使得各種分散的信用社被並購,最終成為了一個合作性質的銀行;其次是商業銀行要自己進行結構調整,通過自身結構的調整來不斷的提升其市場競爭力,使得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最後是伴隨著我國中小金融結構的不斷增多,而銀行之間的市場競爭力越來越激烈,這就導致其破產的可能性增加,而破產有可能引起社會的動蕩不安,因此我國政府強製性的進行銀行的並購和重組。第五個階段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善製度下的銀行之間的並購和重組,伴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製度的不斷完善,我國銀行要想不斷的提高其市場競爭力就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來擴大銀行的經營規模,增強銀行的抗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