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研究
財經縱覽
作者:劉歡
摘要:改革開放以來,中小企業獲得了快速地發展與進步,但是由於我國中小企業的產業和行業主要集中在一些低技術含量,低的相對風險,勞動密集型的產業,因此其利潤水平低,風險較大,直接導致資金鏈較短以及融資困難,所以很多中小企業傾向於向民間金融進行融資。而民間金融融資也存在很多問題,因此有必要研究我國民間金融與中小企業融資問題,從而找到解決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民間融資;利潤一、我國中小企業融資現狀問題分析
1.1我國中小企業貸款難度大
我國中小企業的發展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同時解決了大量的就業問題,但是卻不能有效地從銀行獲取足夠的貸款,因此限製了中小企業的發展。銀行不願意貸款給中小企業主要是由於中小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財務管理製度,財務狀態混亂,信用率低,因此直接造成不能通過銀行的貸款審核。這樣就導致中小企業與銀行之間不能形成有效的互動,沒有形成良性循環。國有銀行通常隻是把資金提供給風險低、財務信用高的企業,而且這些企業能提供足夠的資產抵押,周期長等,這些都是很多中小企業不能做到的,所以目前很多中小企業不能有效地從國有銀行中貸款擴大生活規模。
1.2中小企業直接融資也很困難
由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現在出現了很多新興資本市場,但是這些對於中小企業來說,其存在風險過高、利息過高等問題,因此不能吸引中小企業。而利用票據市場進行融資,滿足了中小企業資金需求量小、融資成本低、周期短等要求,能有效地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但是我國票據市場的波動較大,因此存在不穩定的問題,這就極大地限製了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作用。
二、我國民間融資現狀問題分析
2.1我國民間金融沒有建立完善的規避風險與監督製度
我國民間金融長期在地下活動,本質上是雙方的借貸行為,沒有建立完善的還款與約束製度,實質上是依賴與雙方的信用,這樣就會導致一定程度上的風險。若企業能夠正常運行,資金能夠得到及時的回收,那麼就可以按期歸還本息。但是現在市場千變萬化,企業的經營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其產品不能得到客戶的認可,那麼就可能導致不能及時回收資金,這樣就可能造成資金鏈的斷裂,那麼就存在違約的風險,但是這種風險是不能規避的。現在我國民間金融的規模不斷擴大,而且人數眾多,這也就增加了融資的風險,而且降低了融資的效率。由於民間金融沒有完善的監督製度,那麼有些從業人員就可能利用人們的心理進行洗錢以及詐騙等違法犯罪的行為,這樣就嚴重影響了人們群眾的直接利益,容易出現不穩定的情況,甚至影響社會的正常秩序。
2.2民間金融可能影響國家的宏觀調控
現在我國政府不能有效地監管民間金融,而且由於政策的限製,很多民間資金不能得到有效地利用,那麼這些資本很容易就流向了利潤高的行業,如房地產、煤礦等,這就嚴重幹擾了國家的宏觀調控。由於中小企業很難得到銀行的貸款,那麼這樣就導致民間金融利息較高,很多資本為了追求高的利息,就很自然地流向了民間金融,影響正常的金融秩序。而由於民間金融的利息較高,這就嚴重壓縮了中小企業的利潤,影響其擴大規模。另外,民間金融資本隻是簡單地追求高的利息,那麼就可能流向很多國家限製發展的建設項目等受控製行業,從而嚴重影響國家宏觀調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