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對策(1 / 2)

淺談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對策

財經縱覽

作者:華婧藝 黃晟

作者簡介:第一作者:華婧藝,武漢大學2011級計算機學院,信息安全專業。

第二作者:黃晟,中南財經政法大學2011級,金融學院金融工程專業。

摘要:商業銀行作為我國經濟發展的定心丸,它的穩定與否直接影響著我經濟政策目標實現的質量和經濟發展的穩定性。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貨款業務的增多,商業銀行目前的管理機製無法有效的控製不良貸款比例的上升,本文以此為切入點,分析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及應對對策。首先,本文概述了商業銀行的概念、特征及分類;其次,分析了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最後,提出幾點解決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對策。

關鍵詞: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及對策一、商業銀行概述

1.概念。商業銀行的英文名為Commercial Bank,它的定義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第一,商業銀行是一個中介機構,其經營對象是金融資產;第二,商業銀行的經營也是以盈利為目的的;第三,隻有商業銀行能夠提供“銀行貨幣”。綜合而言,商業銀行經營的主要業務包括工商業存、放款,它是經營貨幣的企業,獲取利潤是該企業的最終經營目的。

2.特征。(1)商業銀行與其它工商企業一樣,以盈利為目的,自負盈虧。(2)商業銀行與其它工商企業一樣,有自身的特殊性。工商企業所經營的商品是有一定的使用價值的。而商業銀行所經營的商品是金融資產,其本身是無形。由於商業銀行本身的特殊性又被稱為金融企業。

3.分類。目前,我國銀行體係主要包括商業銀行和政策性銀行。其中,商業銀行包括商業銀行、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合作社、外資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郵政儲蓄銀行等。我國商業銀行的主體主要有商業銀行、股份製商業銀行,這兩種類型的商業銀行所持有的資產和承攬的業務占我國商業銀行的比重很大。

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現狀分析

1.商業銀行目前貸款規模。隨著社會經濟不斷發展,以融資為主要經營模式的企業越來越多,推動了金融機構貨款規模的擴張,根據有關商業銀行貸款規模的調查,2012年上半年末與2011年末,境內工商銀行分行的人民幣貸款比例增長了6.4%,其中,現代服務業、先進製造業以及一些新興產業的貸款比例上升了48%,促進了我國整體經濟結構的轉型與升級。同時,工商銀行也加大了微型企業和個人信貸的投放,其投放比例增加17%。

2.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比例。商業銀行按照貸款人的償債能力和風險程度將貸款分為五級,即正常貸款、關注貸款、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其中次級貸款、可疑貸款和損失貸款為不良貸款,“不良”程度最輕的貸款是次級貸款。關注貸款是指借款人目前還具有償還貸款本息的能力,但其自身還存在一些對償還不利的的影響因素,如果這些因素影響擴大,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將會受到影響,銀行也會因此受到威脅,關注貸款有可能發展成為不良貸款;次級貸款是批貸款人償還能力明顯出現問題,完全無法依靠正常的營業收入足額償還借款本息,即便通過擔保,也有可能無法償還本息。

3.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結構不容樂觀。根據有關調查數據資料的分析,2007年到2011年期間,不良貸款泊餘額和比率都呈現了下降的趨勢,說明我國銀行不良貸款的情況正在不斷的改善。但是,從整體來看,2010年開始,損失貨款餘額和可疑貨款金額有上升的趨勢,不良貸款有惡化的預兆,這說明不良貸款的收回和盤活率都有所下降,進一步化解不良貸款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4.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式複雜。隨著社會企業經營項目和經營模式的不斷變化,我商業銀行的貸款業務也在不斷的發展,從過去的單一的授信信貸業務逐漸向銀行承兌彙票和信用證墊款等表外貸款業務發展。這些業務的開展雖然增加了企業的貸款業務量,但同時,也提高了銀行信貸風險出現的幾率。不良貸款出現的可能性不再隻有授信貸款業務才能發生,其它業務領域也將會涉及。由於業務品種的多樣化,使商業銀行麵對的不良貸款形式也變得複雜化。

三、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形成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