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對策
1.深化商業銀行體製改革。明確銀行和企業之間權力與責任,設置風險預測機構,進行商業銀行現代化製度建設,逐漸消除官商作風以及政府過度幹涉,與國際金融體係接軌,建立政企獨立、權責分明的金融環境。
2.完善法律製度。主要可以從三方麵完善法律法規:(1).建立信用立法製度,對失信行為加大懲罰力度。(2).嚴格執行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法律法規,有法必依,執法必嚴。(3).加強對銀行與企業相關人員法律意識,使工作人員嚴格按照法律辦事。
3.完善信貸管理機製。
進一步提高授信管理水平,構建風險預測體係。針對信貸過程中的三個環節進行獨立管理,確保各個階段互不影響,強化信貸前的項目評估、信貸中規範化及信貸後監督跟蹤管理,實施多種有效方法,降低信貸風險。此外,還需要建立激勵監督機構,對相關信貸工作人員進行監督管理,加大對責任人員監督力度,增強人員自我約束意識和風險意識,提高不良信貸洞察能力。
4.防範和化解企業不良資產。現階段還需要對我國的企業產權進行改革,加強構建現代化的企業管理製度。同時增強研發力度,更換產品設備,發展優良經濟市場,增加企業股權融資比重。
五、展望
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是深化我國商業銀行發展中首要解決的難題,直接影響著我國銀行的穩健持續發展,影響著整個經濟金融市場正常運轉。伴隨著改革開放,外資銀行進入我國市場,我國商業銀行麵臨著更大的挑戰,如何解決不良貸款問題,將會影響我國經濟的健康、持續穩定發展。通過對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和對策的分析,在一定程度上為解決我國商業銀行的不良信貸問題提供一些有益建議,有利於進一步加強對商業銀行的研究。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問題不容樂觀,需要加大重視力度,需要實行科學可行措施,立刻行動起來。在充分了解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前提下,除了深化傳統行之有效的方法之外,還應根據我國國情與經濟金融市場實際發展現狀,不但探索新道路新方法,把各種不同的不良貸款相互結合起來,加大立法力度,從而保證我國商業銀行與企業持續穩健的發展,為我國創造一個良好的金融經濟市場氛圍,促進我國經濟建設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富麗英,關顯龍,田洪靜.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與化解對策[J].遼寧經濟2007(1).
[2]高順芝.淺析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雙下降”[J].中國外資.2009(12).
[3]王一琳.淺談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控製與處理[J].科技經濟市場.2006(7).
[4]王曉翌.周衛輝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成因的內在性分析[J].山東文學2008(2).
[5]何新桃.試論我國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成因及化解對策[J].金融理論與教學.2003(3).
[6]孫銘.商業銀行不良貸款明降暗升[J].金融博覽.2006(10).
[7]王天新.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的化解與防範[J].工業技術經濟.2007,26(4).
[8]陳德蘭,封美霞.論內部審計在商業銀行不良貸款處置中的作用[J].南京審計學院學報20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