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蒼天水井間的火焰(1 / 3)

蒼天水井間的火焰

財經縱覽

作者:曾園英 初曉慧

作者簡介:曾園英(1990-),女,湖南邵陽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編輯出版方向,導師張利潔。

初曉慧(1989-),女,山東煙台人,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2012級碩士研究生,廣播電視新聞學方向,導師韓亮。

摘要:不同的生存樣式造就了不同的文化樣式,影視作為一種傳播媒介,反映了人類不同的生存樣式,其中不乏多彩的文化樣式呈現。本文通過對餘男主演的兩部女性電影《驚蟄》《圖雅的婚事》進行文本分析,試圖解讀影視視角下的西北文化傳播。兩部電影聚焦於西北農村的一片蒼茫大地,再現了艱難的生存環境和在此傳承千年的厚重文化,人們在這塊後象征文化的土壤成長,顯現出原始淳樸的生命力。就在這蒼天水井之間,電影生動刻畫了堅忍勤勞的兩位女子,她們不抱怨生活,不放棄生命,成為黃色土地上跳躍的紅色火焰。

關鍵詞:影視作品;西部文化;後象征文化;堅忍影視,這個被馬歇爾?麥克盧漢稱為“拷貝盤上的世界”的電子媒介,將一個世界的圖景呈現在另一世界的目光之下。拷貝並非機械串聯,而是一個藝術化的過程,最終形成一個有意義和價值充實的符號體係。“符號既是現實的表征,又為現實提供表征”[1],影視生成於現實之上,升華於意義之中,本身就是精神文化的一種形式,同時又因鏡頭下的現實景象而表現出文化的地域性、時代性和族群性。

我國的西北地區不乏鏡頭的注視,其文化的紛繁性、醇厚性和鮮明性讓西部受到不少影視導演的青睞,鑄就不少經典之作。畫麵言語間,將西北各區域極具張力的地理風貌和風土人情噴灑出來,催化了維爾托夫口中的“有意義的震撼”。筆者以餘男主演的兩部女性電影《驚蟄》和《圖雅的婚事》為例,進行文本分析,試圖解讀影視中所呈現的當代西北文化之一角。

電影《驚蟄》和《圖雅的婚事》均由王全安執導、餘男主演,分別於2004年、2006年上映,在國際國內載譽豐盛。《圖雅的婚事》榮獲第57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第43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突尼斯迦太基國際電影節評委會最佳獎。餘男本人憑借《驚蟄》被評為第2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第19屆巴黎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憑借《圖雅的婚事》被評為第43屆芝加哥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第8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第4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女演員。如此重量級的獎項成為兩部作品當屬“有意義的震撼”之“鐵證”,也肯定了唯一的主角餘男的“真實”演繹,還反映了作品本身的世界影響力,國際觀眾更多地會選擇通過此類作品了解我國文化,特別是西北文化。因此,研究這兩部作品所呈現的西部文化具有代表性意義。

一、敘事線條——一個女人的故事

兩部作品關照的對象均是女性,一個是陝北農村裏的二妹,一個是內蒙荒漠上的圖雅。她們生活在被祖祖輩輩深深打上傳統烙印的黃土地上,那個是個後象征文化占主流的局域裏,長輩的權威詮釋著信仰所在,這本應是寂靜得如一潭死水的地方,可是,故事卻在某顆小石子不經意地投入中漣漪泛來。

(一)一口棺材引發的故事

《驚蟄》的故事得從關二妹的爺爺說起,爺爺快去世了,為其備置了十年的棺木已陳舊腐朽,家人決定重新做一口棺材,結果因為偷砍樹被抓罰款。二妹不願嫁給能施以援手的章鎖,開始了縣城打工生活。在曆經工作的壓抑和男友的背叛後,二妹選擇回到家和章鎖結婚生子,忍受繁重的農活和酗酒的丈夫。

二妹的故事緣起於一口棺材,為爺爺安身的棺材,即使貧困仍不惜代價辦個體麵的喪事,就算是搭上二妹的婚事也不足為惜。中國人自古講究厚葬,入土為安,含笑九泉,這是以孝為先的儒家理念,古有丁憂,甚至賣身葬父,二妹的婚姻也就可以理解了。一口棺材,除暗含孝意,還代表著一種深遠的期冀,但願死者能走得安心,在另一個世界過得安好。因此,棺材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分量舉足輕重,在《驚蟄》中彰顯得淋漓盡致,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二妹作為一名女性在西北農村的地位,由此引發了二妹的離家。

(二)一口水井引發的故事

《圖雅的婚事》講的是巴特爾因日漸幹旱的草原而打井,不慎雙腿殘疾,妻子圖雅一人支撐起四口之家。長期的勞碌讓圖雅腰椎嚴重錯位,並有下肢癱瘓的危險。為不耽誤圖雅,巴特爾與之離婚,但圖雅執意要照顧巴特爾,於是圖雅開始艱難地尋找一個能一起照顧前夫的丈夫……

圖雅的丈夫因為打一口井而殘廢,成為圖雅的負擔,電影伊始就交待了取景點阿拉善這個西北幹旱半幹旱的地理環境,井對於生活在這裏的人們來說有多麼重要,而最後求婚的鄰居森格也對圖雅說了,“死不了,井就得打”,“我打井是為了留住你”。井,儼然成為生命的曦光所在,人們為尋求一口有水的井付出的代價是重大的。於是,就有了這樣一個“嫁夫養夫”的故事,導演王全安說,蒙古族可以讓他借膽奔放一下。是的,蒙古草原,成為這個故事發生的特定背景,草原兒女的奔放讓故事發生得自然,毫不生澀突兀,反倒覺得這就是西北女子的風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