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共同配送中費用分攤模型(1 / 2)

共同配送中費用分攤模型

商界論壇

作者:孫西秀

摘要:共同配送已經成為現代物流新型配送模式之一,目前已經為世界各個國家廣泛的推廣和應用。共同配送的發展對於物流企業具有重要的意義,但是這種模式也存在一定的問題。本文在學習共同配送基本模式的基礎上,運用合作對策和夏普利值的方法對共同配送中的費用分攤問題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共同配送;費用分攤;夏普利值法

一、引言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進程,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經濟合作日益緊密,而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和廣泛的應用,使得現代物流進入共同配送管理時代。共同配送,主要指由多家企業將各自的商品集合起來裝在同一輛卡車上進行配送的工作。共同配送是共享的第三方物流服務,這種配送方式不僅能夠提高配送過程中車輛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降低物流成本,提高企業的經濟收益。在共同配送的過程中配送的車輛減少,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交通的壓力,減少了對環境的汙染,創造了社會價值和環境價值。正是由於這一優點,在研究的領域中共同配送成為了“綠色物流”的研究的熱點之一。

二、共同配送的模式

共同配送的核心在共同配送的組織主體對於配送需求進行整合,通過統籌安排以提高配送效率。因此,按照組織實施主體的不同,共同配送可以劃分為自營為主的共同配送和以第三方為主的共同配送。其中,以自營為主的共同配送又可以劃分為供應商為主的共同配送、以零售商為主的共同配送;以第三方為主導的共同配送分為第三方物流企業和政府為主的兩種配送模式[1]。

(一)以自營為主的共同配送

1.以供應商為主導的共同配送

以供應商為主導的共同配送主要由供應商負責集貨,在達成運營機製一致的情況下,組織貨物的倉儲、運輸、裝卸等環節,合理配置資源。以供應商為主導的共同配送具體分為供應商之間采取委托或委托的形式開展的共同配送;供應商通過共建的配送中心開展城市配送。

(1)供應商委托統一配送模式

在供應商擁有自己配送倉庫和運輸車輛的基礎上,滿足自己貨物配送需求的情況下,委托或是接收部分貨物,共同開展配送業務,節省配送資源。

(2)供應商集中統一模式

共同配送另一種模式是共同集中統一配送。供應商企業在建立統一的運營機製基礎上,將貨物集中,統一包裝、統一規模,在共同的配送中心進行儲存,用共同提供的運輸車輛,統一安排貨物的運輸。

2.以零售商為主導的共同配送

為了滿足消費者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的需求,物流配送要整合各方麵的資源,努力構建更優化的係統,發展更先進的共同配送模式,適應時代的發展。

(1)自建網絡配送模式

這種模式下,規模實力較強的零售商作為配送主體,購買配送車輛、建設配送中心、組織貨物、規劃配送路線等,為自己所在區域範圍內的連鎖店進行配貨。

(2)企業聯盟配送模式

企業聯盟模的配送模式,是由多家零售商形成的聯盟,共同建造配送中心,統一購買運輸車輛,共同運營管理的模式。

(二)以第三方為主的共同配送

1.以第三方運輸企業為主導的共同配送

這種配送模式,利用第三方物流企業擁有專業的配送體係,豐富的物流配送經驗,先進的管理水平進行專業化配送。

2.以政府為主的共同配送形式

這種模式主要麵對於沒有第三方物流企業的統一配送,或是沒有貨主企業的協作式配送,但同時又具有較強勁配送需求的區域(一般為大型商區),發揮信息係統、站場設施的平台整合作用是許多國家常用的集約化配送組織形式。

三、費用分攤模型

共同配送既然能夠為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並且能夠為社會帶來社會和環境價值,那共同配送為什麼不能夠得到較大範圍和快速的發展?在這種模式下,最重要的問題是共同配送過程中產生的配送費用無法在合作企業之間進行合理公平的分攤。基於這一重要原因,導致共同配送的發展比較遲緩。但是共同配送合作成立之後又需要有怎樣的機製激勵聯盟成員不斷促進聯盟利益的進一步擴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