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衛浴行業發展曆程與趨勢
商界論壇
作者:施建榮
作者簡介:施建榮(1963.10-),男,浙江,浙江大學EMBA,管理類,高級經濟師,浙江萬吉實業有限公司。
摘要:從上世紀九十年代至今,我國衛浴行業已經經曆了三個曆史階段,對其發展曆程與現狀進行梳理,分析其在發展中麵對的機遇與挑戰,並把握未來發展趨勢,對於促進我國衛浴行業的健康、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衛浴;衛浴行業;品牌整合;發展趨勢近年來,我國衛浴產品在需求上式中保持著旺盛增長,為全麵認識我國衛浴行業,有必要對該行業的發展曆程進行一次梳理,並對其未來發展趨勢加以把握。
一、中國衛浴行業的發展曆程
我國的衛浴行業肇始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經過二十餘年的發展,現階段我國的衛浴產品生產與銷售能力已雄踞世界第一。我國衛浴行業大致經曆了三個曆史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國內外衛浴產品基本平衡時期
該階段的時間跨度為整個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國際知名的美標、科勒、TOTO等品牌大舉進入我國內地,並以沿海發達城市為中心,以高檔賓館、寫字樓、高檔住宅為目標市場;國內民族品牌衛浴產品市場主要廣布於欠發達地區,以普通客戶為目標市場。國內外衛浴產品基本上互不侵犯,保持相對的發展平衡,但國內衛浴品牌尚未樹立危機意識,而外資品牌卻收獲了高利潤。
第二階段:外資品牌迅速擴張時期
該階段的時間跨度為2000年至2005年,外資衛浴品牌在我國實現了全麵擴張,開始延伸至內地各大中城市,在市場領域上與國內衛浴品牌日趨接近;國內衛浴品牌開始逐漸樹立起了危機意識,但是仍以低檔市場為主,在高檔市場中的份額僅為外資品牌的四分之一,尚未出現全國性的民族衛浴品牌。
第三階段:內外品牌激烈競爭並邁向融合發展時期
該階段開始於2005年,外資衛浴品牌加大了對中國市場的拓展力度,開始嚐試覆蓋各個檔次市場,很多縣級城市也成為其重要的市場,與國內品牌發生了激烈碰撞。同時,本土品牌快速發展,湧現出了箭牌、法恩莎、惠達、四維等民族衛浴品牌。2007年後,我國衛浴行業內外資衛浴品牌的競爭日益白熱化,但是呈現出了融合發展的趨勢。
二、中國衛浴行業的發展現狀
衛浴行業在中國發展的二十餘年,保持了持續增長的態勢,產量從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3267萬件發展至2012年的1.978億件。截至2012年年底,我國衛浴產品在規模上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出口產品十年來年均增長49.72%。同時,我國衛浴行業在競爭上的最主要特點為民族品牌與外資品牌之間的激烈競爭,雖然本土品牌數量眾多,但是在市場份額上還未出現能夠占有一成以上的企業,高端衛浴市場均為外資品牌壟斷,中檔衛浴市場外資品牌占有六成份額。本土品牌仍以低端市場為主,大約占據七成份額,且大多數集中於建材批發市場。然而,該部分企業通常規模不大、設備老化、產品單一、市場競爭力弱,生存劣勢明顯。
對於國內衛浴品牌而言,總體上其整體水平還有待提高,雖然經過了二十餘年的發展也去得了若幹重大突破,生產企業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產能上均居世界前列,但是仍然存在著很多突出問題,具體而言,主要存在兩大弊端:一是產業概況不清晰,對於我國衛浴企業的數量還缺乏一個準確的數據,對於真實的市場規模尚無權威預測與分析,對於上述數據以及其他數據如何科學的統計與來源,還沒有一定的標準。二是產品研發能力還未邁上軌道,大多數企業在產品研發上還處於初級階段,具有完整、專業、獨立研發機構的企業十分稀少;在產品壽命上,缺少經典品牌,缺乏能夠引領潮流的產品;在產品個性方麵,同質化非常嚴重,抄襲、模仿的現象屢見不鮮;在自主知識產權方麵,雖然國內有一部分企業擁有自己的專利,但是在含金量與創造性方麵仍然遠遠滯後於外資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