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90後娛樂教育研究(1 / 2)

90後娛樂教育研究

商界論壇

作者:郜軍

作者簡介:郜軍(1984.02-),男,漢族,河北省秦皇島市人。碩士學位,河北外國語職業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職業教育、國際關係。

摘要:目前,90後構成了高校學生群體的主體。90後高職學生個體意識強,追求獨立自由;但學習基礎差,學習動力不足。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應用效果往往不盡如人意。娛樂教育不但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還能照顧學生個體差異和需求,在高職院校教學中的開展具備充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關鍵詞:90後;高職院校;娛樂教育一、娛樂教育概念探究

如今的時代可稱為娛樂化時代,無論是電視,網絡亦或平麵媒體,最吸引人眼球的便是類似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非誠勿擾等層出不窮的娛樂節目和娛樂現象。

在娛樂之風勁吹的當下,身處校園之中的高職教師,也在思考和探索能否將娛樂元素引入課堂之中,為一向被認為枯燥單調的傳統教學模式注入新鮮血液。在本質上,娛樂教育並不是指教學的全麵娛樂化,而是側重於教學指導思想,教學方法、手段和具體教學內容安排的變革,即根據90後高職學生的群體特征和需要,通過在課堂教學中娛樂化元素的運用,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從而達成教學目的的實現。娛樂教育所涵蓋的具體形式十分豐富,如在課程教學中使用動畫、影視作品,組織比賽、遊戲,欣賞音樂、故事等等。

二、娛樂教育的特性和優勢

(一)90後高職學生特點

目前,90後已成為當今高校學生組成的主體。90後學生成長在傳媒高度發達的網絡化時代,其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渠道相對以往更加多樣和便捷,本身所具有的知識種類和結構也更趨複雜多元。因而,90後學生不但普遍興趣廣泛,多才多藝,而且更具獨立自由精神,有著強烈的個體意識和主體意識。所以,90後學生對以往傳統的以教師主導,填鴨式的,被動的課堂教學方法和知識傳授方式存在抵觸心理,渴望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下,與教師的平等互動過程中,習得知識和技能。

同時我們還應看到,90後的高職學生,一般入學分數較低,高考成績在200-400分之間的占多數。高職學生在初高中時期普遍學習基礎差,學習能力相對較低,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學業缺乏持久的毅力和耐心,自製能力差。所以高職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普遍缺乏,對學習和考試存在一定畏懼和抵觸心理,遇到困難和挫折容易產生消極情緒。

(二)娛樂教育的獨特優勢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師生間互動中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依照教學大綱,靠“一塊黑板、一支粉筆和一張嘴”,向學生灌輸一定的知識量。在這個過程中,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效果往往不夠理想,通常是老師講,學生聽,考前背,考後忘。師生間交流溝通不足,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無法調動,學生的個性特點和需求也沒有被差別性考慮和對待。而娛樂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方式,因其自身獨特特點,在90後高職學生教學運用上,有著明顯的優勢。

首先,娛樂教育在教學方法手段上相較傳統教學模式更加豐富多樣。在網絡和多媒體設備的支持下,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安排和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選擇不同的教學手段,將影視、動畫、音樂等學生喜聞樂見的元素引入課堂,變以往枯燥單一的麵對麵講授,為聲、光、畫一體的視聽場景。這種感官刺激會最大限度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內容更富吸引力和感染力。

同時,娛樂教育還更具互動性和參與性。在娛樂教育中,可以運用遊戲和比賽等方式來活躍課堂氣氛,使知識和技能在輕鬆愉悅的氛圍中得以傳授。通過在活動和競賽中承擔某種角色,可以使學生獲得極強的參與感與存在感,從而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和創造力,大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娛樂教育在高職課堂上的具體應用

下麵以影視和遊戲比賽元素在高職課堂上的應用為例,簡單談談娛樂教育模式的實際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