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健全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機製
注重發揮教育工作機製的基本作用。作為一個教育實體,作為現代社會培育合格人的基本單位,高校具有不可磨滅的功能和作用。各高校應建立合格的人才培養體係,這個體係一定要確保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相關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能夠占據一定的位置,要從機製上確保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教育的基礎和保障。高校要建立健全校、院(係)、學生班級三級教育工作網絡,研究並製訂合符本校校情的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教育實施以及那和辦法,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機製同心理健康教育的機製結合一起,做到雙贏。要將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結合起來,將專業知識教育和思想心理教育結合起來,將專業老師和輔導老師結合起來,形成共管的教育工作體製和機製。同時,建設一支協同教育的高效能教育師資隊伍,這個隊伍既要有專職教師,又要有兼職教師,既要有專門教師,又要有專業教師,既要有思想政治教師,又要有心理健康教師。並且學校應該注重這個隊伍的作用發揮,給予其相關的支持,配備經費、給予培訓、強化管理、發揮實效。強化對專業教師進行思想和心理健康知識的培訓,以增強專業教師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產生危機的敏感性。
通過校園文化建設強化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思想引領。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思想認知需要僅僅靠理論教育是不行的,必須通過建設積極向上的和諧的優秀的校園文化來引領。通過校園文化建設,把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素質教育結合一體,實現三觀教育和感恩道德教育的目的。同時,通過校園活動的開展,帶動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積極向上樂觀的生活觀,讓他們參與到社會互動中來,讓他們成為校園活動的參與者和推動者,讓他們成為校園文化的建設者和主人,從而使他們感受到自己是主流文化一體,而不是亞文化甚至反文化一類。此外,通過校園文化還提高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個體素質、技能、信心、就業能力等,特別是校園文化中的各種活動、社團、節能競賽、培訓等,能夠不斷提升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自救能力和水平,使其不再處於思想和心理的弱勢地位。
三、建立有問題危機的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社會支持係統
建構一個社會協同治理和協同教育的支持係統。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之所以有思想心理危機,是因為其已經麵臨或自認為將麵臨難以克服的內外生活事件,難以克服源於其自身力量太弱小,可見一定的社會支持係統能增大其力量,幫助其消除危機。相比較而言,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更需要社會支持係統的有效支持。從一定理論上和實際上來說,一個優化有效的社會支持係統能夠造就一個有效高效的機能整體,就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成長來說,能讓其獲取更多的交流渠道和心理扶持係統,從而能夠強化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直視危機、應對危機、建立自信,這樣的係統最終會有效幹預心理危機個體的成功狀況。當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出現危機後,要建立其社會支持係統,動員其高度信賴的家人、同學、同伴、同鄉、朋友、老師等對其關愛、關心、幫助、支持。同時這種社會支持係統既要有經濟生活支持,也要有思想心理支持,要將這兩種支持結合起來。
打造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信息渠道體係。要強化對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關注力度,特別是其中特別貧困和存在一些問題的高端個體要予以著重關注,要通過各方麵的渠道來構建一個信息收集體係。一方麵建立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思想心理檔案,特別是家庭經濟和以往的思想動態變化要詳細記錄,另一方麵通過常規的周查、月審、普查製度來獲取,同時還要通過各種老師、同學、室友、朋輩等群體來獲取信息。此外,還要充分利用短信、QQ、微信、空間等網絡來獲取相關信息。要打造一個全方位、立體的信息收集體係,確保能隨時跟蹤了解少數民族貧困大學生的相關思想和心理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