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張這個人膽子大,即便聽太平真人提到鬼符的種種陰森,也沒有絲毫恐懼,反正能撿到寶貝就行了。
撿漏,一來是為了尋求的那份刺激,二來也是一筆意外收獲,這大概就是人性,有些人明明不缺錢,但就是喜歡偏財,就算在街上撿了幾塊錢,也能開心幾天。
老張不缺錢,家裏做生意底蘊很深厚,但在文玩這一行,撿到漏,那就有麵子,表示你眼力好,未免會得到很多人的捧,他好麵子,自然求之不得,管他什麼鬼符。
太平真人當天就給老張送去了一張求偏財的護身符,老張戴著符惶惶不安了幾天,這幾天他每天都會去文玩攤子上轉一圈。
也不知道是不是鬼符起了效果,幾天後的一個早上,老張原本因為家裏出了點事,是不去文玩攤子的,他在路口看了一眼就準備回去。
誰知道就這看了一眼,他發現了一把古樸的刀鞘,那刀鞘看成色可能還不覺得有什麼,但老張最近研究的就是這些玩意,隻是一眼他就能看出來,這是漢代的東西,而且值不少錢。
當即他上去跟攤主談價錢,攤主沒怎麼在意,估計也不清楚這刀鞘的來曆,以為就是近代的,加上的確成色一般,五十塊錢賣給了老張。
老張拿著刀鞘回去立馬找到了上次那個行家,讓鑒定一下,行家帶著老花鏡,拿著放大鏡看了半天,臉色稍顯難看。
這下老張就急了,雖然五十塊錢算不了什麼,但這關乎於麵子,當即他就問行家:“這又是怎麼做舊的?”
行家半天才搖搖頭,說:“這不是漢代的。”
老張雖然看出是這個結果,但聽到以後還是很不舒服,當即他就要去找太平真人,行家卻攔住了他,說:“這不是漢代,而是比漢代還早,應該是戰國時期的。”
之後行家又跟老張講了一下根據,聽的老張心裏樂嗬嗬的,雖然最後行家說,這刀鞘因為有損壞,而且沒有刀,價格會折損,也就幾萬塊錢吧,但老張心裏早就樂開花了。
當天下午老張就去老黃家拜訪太平真人,當他把這事說出來之後,老黃也是驚奇,連忙感慨這護身符的確很有效。
太平真人隻是笑笑,卻說:“既然得的是偏財,那就要樂善好施,經常做好事,不然會遭到反噬。”
老張當時因為太興奮,沒有在意太平真人這句話,隻是應了一句,然後繼續說這刀鞘的事。
之後的半年,老張幾乎一撿一個準,有幾次還撿到價值十幾萬的古董花盤,甚至在賭石的時候,還讓他賭中了一塊上好的玉石,賭木頭的時候,又得了一塊陳年的印度小葉紫檀木,可以說在徽州文玩界頗具地位。
因為老張的名聲漸漸大了起來,賣文玩的一看老張過來,都紛紛收起自己的攤子,生怕自己打眼的物件,被老張買走了。
漸漸老張能撿漏的機會越來越少,他就尋思著這也不是個事,於是就找到他兒子幫忙。
老張的計劃是,自己每天去文玩市場轉一圈,發現哪個寶貝了,他不動聲色,然後回家告訴兒子,讓他兒子去買回來,這樣依舊可以撿漏。
那時候老張的兒子張偉正在省城上高中,在文玩圈裏並沒有名頭,也沒人認得,做起這事來正好合適。
一切如老張所想,撿漏的機會又來了,沒幾天就撿到了一個唐代的彩釉,高興的老張幾天都沒睡著覺。
世界上的事總是公平的,你偏財撿的多,但又不願意漏出去,那你就會膨脹,脹久了就會破,破了自然要漏財,而且一次漏個精光。
幾個月後,老張又在街上閑轉,走了一圈以後,他發現有個玉扳指很不錯,像是祖母綠的,至於年代還不好分辨,不過老張相信鬼符的能力,錯不了的。
回到家以後,他讓兒子去買了那扳指,價錢也很好,隻要幾百塊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