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管理思想(1 / 2)

“四個一”理念:科學發展觀在水電開發領域的體現

李永安

科學發展觀是統領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總綱,也是我們進行水電開發、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指導方針。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在“建設三峽、開發長江”的過程中,堅定不移地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逐步形成了“建好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改善一片環境,造福一批移民”的水電開發理念。實踐證明,“四個一”理念是科學發展觀在大河流域水電開發中的具體體現,是新形勢下堅持走可持續水電開發之路的企業行為規範。

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能源的需求量不斷加大,能源開發進入了一個快速增長期。水電資源是清潔和可再生能源,我國雖然儲量豐富,但開發不夠。最新統計資料表明,我國水力資源理論蘊藏量為6.96億千瓦,技術可開發量裝機容量為5.42億千瓦,經濟可開發量裝機容量為4.02億千瓦。而我國目前的已開發容量僅為經濟可開發量的25%,開發程度很低,與美國的82%、法國的80%、加拿大的65%相比仍有較大的差距。據測算,為實現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的目標,屆時水電裝機容量要達到2.5億千瓦。

水電開發對地方經濟的發展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水電站大都位於經濟文化比較落後的偏遠山區,沒有水電先行,無法吸引其他投資。與水電開發相關的大壩等水利工程本身也是興利除弊的環保工程。雖然修建大壩對生態環境會產生一定的不利影響,但總體上來說是利大於弊。三峽工程的首要效益就是防洪效益。它的建成對於改善長江生態將會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大力開發水電是實現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戰略舉措。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水電開發引起的生態環境和社會問題越來越受到廣泛關注,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逐漸得到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在看到國際水電開發趨勢的同時,我們也深刻認識到當前國內水電開發正麵臨前所未有的矛盾和挑戰,特別是生態環境和移民的壓力持續增大,成為我國水電事業可持續發展的主要製約因素。這些矛盾和問題促使我們更加理性地思考水電發展的未來。水電開發過程實質上是人們對自然的認識和實踐的過程。隨著水電開發實踐的不斷深入,人們對自然規律、建設規律的認識也在不斷深化。在新時期,如果仍然停留在原有的經驗和模式上是不行的,必須尋求一種新的開發理念和發展思路來指導新的開發模式。具體對我們三峽總公司來說,就是要真正落實“四個一”的水電開發理念。

“四個一”理念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整體。

“建好一座電站”,就是要按照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辦事,做到節能降耗,集約用地,嚴把質量關,向黨和人民交出一項經得起考驗、能夠充分發揮預期功能的優質工程,以造福人類。

“帶動一方經濟”,就是要堅持統籌兼顧的原則,在水電開發的過程中,協調解決好各方利益關係,充分發揮大型國有企業和大型工程在技術、管理和資金等方麵的優勢,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為縮小地區間、城鄉間的差距做出應有的貢獻。

“改善一片環境”,就是要從流域整體出發,從保護生態和維護河流健康的角度來考慮水電開發問題,認真落實“保護優先、開發有序”的方針,把生態保護作為工程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合理開發利用水能資源的同時,擔負起相應的保護環境、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社會責任,做到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並重、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造福一批移民”,就是要從真正維護庫區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出發,在開發水電的同時,協同各級政府認真做好移民工作,切實讓庫區移民分享建設的成果,實現“搬得出、穩得住,逐步能致富”的目標。

在具體工作中,我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麵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