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破例(2 / 2)

葉知遠興奮極了:“你要是再看到他,你還能認出他來嗎?”

“哎喲……”女管理員卻把臉一苦,潑下一盆涼水,“當時是看得挺清楚,現在都過了多久了,記不住了。”

葉知遠還不死心,追問道:“那他有沒有什麼特征?”

“沒有。”

“你再好好想一想?”

女管理員苦笑一聲:“我又沒跟他打過照麵,就這麼遠不遠近不近地看了幾眼,也就看個大概。反正從我這邊看過去,這個距離是看不出有什麼特征。”

葉知遠懊惱地皺起臉,狠狠地抓了抓頭皮。

雷諾心細地問:“他既然坐在閱讀區,應該是打算借書的,怎麼會沒機會跟你打照麵呢?”

女管理員道:“他最後並沒有借書。六點半的時候,遊菁菁借完書就走了,他還坐在位子上自己看書。過了一會兒,我再看過去,他就不在了。實行數字化管理之後,隻有借還書才需要從我們這裏過。進出直接刷借書卡就行了。門口那裏也有電子監測儀,誰要是不借就帶書出去,馬上就會被保安攔住。”

科技降低了人們的工作負擔,卻也減少了人們的接觸。本來,他們可以找到一個很寶貴的目擊者。

雷諾輕輕地呼出一口氣:“你後來就再也沒見過他?”

女管理員搖了搖頭:“我是沒見過了。也許,他在其他同事當班的時候來過。”

來過又怎樣?誰會像她一樣,注意到那個男人呢?葉知遠忍不住歎了一口氣。腦袋裏沉沉的,太陽穴也一陣陣地脹痛,好像比之前還昏了。有了線索卻斷了,真比沒有線索還難受。

雷諾的心情也不怎麼好。好在他本來也沒有指望一點意外收獲,案子的偵破就能突飛猛進。而且,他們也還沒到山窮水盡。便從休閑西裝的內側口袋裏拿出借閱記錄放在她麵前,指了指最後一次記錄,問:“遊菁菁在你們這裏借的最後一本書是這本書?”

女管理員推了推老花鏡一瞧,原來是《了因山傳說新證》。忽然腦中靈光一閃,便不由得啊了一聲:“我想起來了。她借這本書,正好是跟那個男人聊天的那天。”

“是嗎?”葉知遠驚訝地張大了眼睛。連忙低頭去看借還書日期。2月29日借出,3月7日歸還。

女管理員清清楚楚地想了起來:“沒錯沒錯。剛好是去年春節七天假放完,第一個周末。我當時一看這本書,也挺驚訝的。頭一次看到她借這種有紮實考證多於假想的書。”說著,便不由得笑了起來,“哎呀,現在一想還真是奇了怪了,這姑娘一向都是一板一眼,沒想到一碰到那個男人,就破了這麼多例。”

正是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碰到男人的第一天,遊菁菁第一次和一個異性相談甚歡,第一次借了不應該感興趣的書,第一次延遲了離開圖書館的時間。

幾天後,她離開了自己溫馨和睦的家,搬去了學校的宿舍。

隨即,她就實施了自己的死亡實驗。

再一個月後,她死在了了因山上,沉屍於因緣湖底。

也許這一切都隻是巧合。

也許這一切不隻是巧合。

雷諾問:“書庫裏還有《了因山傳說因證》嗎?我也想借一本。”

最低限度,他想知道遊菁菁讀的最後一本書,究竟是什麼樣的一本書。

回刑警隊的路上,葉知遠也問了女管理員問過的問題。

“哥,你怎麼知道遊菁菁總是在固定的時間出現,還喜歡坐在固定的位置?”

雷諾望了他一眼:“你還記得那天我們去遊菁菁家,看過她的房間嗎?”

葉知遠的腦海中本能地閃過那個女孩的臥室,陳設簡潔明了,沒有一點可以和可愛夢幻掛上鉤的東西:“不像個女孩子的房間。”

雷諾笑了一下:“我不是說這個。”

葉知遠不明所以地回望他一眼:“呃……很整潔?看來自從她走後,她父母一直都很用心地打掃。”

雷諾嘴上嗯了一聲,卻並沒有點頭:“是很整潔。不是一般的整潔。”

“什麼意思?”

“你有沒有注意到,她的書和模型全都排放得很整齊?她的書也包得很漂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