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章 商用讀心之讀懂具有從眾心理的顧客(1 / 2)

白女士打算去商場買衣服,經過商場門前的廣場時,發現一群婦女圍著一個人在搶什麼東西。白女士開始並不在意,等她走近一看,原來有一小商販正在叫賣女性夏天穿的絲襪,十元錢三雙,小商販說是因廠家出口超過訂單的部分要趕快變成現金衝抵成本才如此廉價的。不買的話,“錯過這一村就沒有那一店”。白女士原計劃是去買衣服的,結果看見好多女性都蜂擁而來去搶購,結果也忍不住自己的從眾心理去買了一大堆絲襪回家。

白女士從不買到買的過程,就是典型的從眾心理。“從眾心理”其實是一種顧客購買過程的心理活動,通俗地解釋就是“人雲亦雲”、“隨大流”;大家都這麼認為,我也就這麼認為;大家都這麼做,我也就跟著這麼做。商家如果能有效地掌握或調動顧客購買行為中的從眾心理,會有助於產品的營銷。

由於人的消費行為既是一種個人行為,又是一種社會行為,既受個人購買動機的支配,又受社會購買環境的製約,個人認識水平的有限性和社會環境的壓力是從眾心理產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顧客會把大多數人的行為作為自己的行為的參照。從眾成交法就是利用了人們的這一社會心理創造出一種眾人爭相購買的社會風氣,以減輕其購買風險心理,促使迅速做出購買決策。例如:當某商店門口排了一條長隊,路過的人也容易隨之加入排隊的行列。因為從眾心理常表現為:既然有那麼多的人在排隊,就一定有利可圖,不能錯失良機。如此一來,排隊的顧客會絡繹不絕,隊伍越來越長,而在這條隊伍中,多數人可能並沒有明確的購買動機,隻是在相互影響,相互征服,即顧客寧願相信顧客,也不願相信自己,更不願相信營銷員。既然顧客有這種愛好,營銷就可以營造這一氛圍,讓顧客排起隊來。

某城市的一個百貨商店,就是利用顧客的這種從眾心理,成功營銷了店裏一大批積壓已久的襯衣。這家百貨商店積壓了一大批外貿襯衫賣不出去,一連數月無人過問。一天,商店經理靈機一動對售貨員說,你在門口醒目的地方掛一塊牌子,寫上“本店新進一批外貿襯衫,由於貨源緊張,數量有限,每人僅限購一件”。售貨員心裏想:不限購都沒人買,還限購呢,搞什麼名堂!但是經理既然已經說了,售貨員也隻有無可奈何地寫了一塊牌子掛在門前。牌子掛出去不久,購買襯衫的人就排起了長隊,你一件我一件地買著。突然有一個人對售貨員說:“我是從外地來這裏出差的,想買兩件帶回去給朋友一件,行嗎?”售貨員說:“這事得請示經理。”這時,經理正好從房間裏出來。經理問售貨員發生了什麼事,售貨員告訴了他事情的經過。經理慢悠悠地說:“這位朋友是外地的,來一次我們這裏也不容易,既然想給朋友帶一件回去,我們就照顧一下他的心情好不好?”經理話語剛落,就有人在說:“他買兩件,我們也得買兩件!”接著,隊伍中的吵鬧聲不止。看到此情形,經理又發話了:“大家不要著急,規矩是人定的,那就每人限買兩件吧!賣完為止。”就這樣,積壓已久的襯衫不久就被搶購一空,隻剩下兩件。這兩件襯衫,售貨員說什麼也不賣了,他要給自己留下。

從這個事例可以看出,小小的從眾心理,對顧客的影響力有多麼大。一般來說,有著從眾心理的消費者容易受別人影響,主觀能動性差,思維也容易受別人的左右。對於這種類型的消費者,在營銷商品時,可以用一些旁敲側擊的辦法,就是對於他們想購買的某種商品做提示和引導,製造一種熱銷的氣氛,影響這種類型消費者的購買思維。比如對顧客看好的一件商品,可以對他介紹,現在這種商品很熱銷,購買的人也特別多,比較實惠而且實用,購買後的消費者反映效果也特別好,近一段時間的營銷量也比較大,現在好多來購買的顧客都是些“回頭客”等等。當你的介紹工作到位了,有著從眾心理的顧客從心理上感覺到買這些商品的人很多,從而在心理上產生一種信任感,當然,在這時候掏錢買商品也是在情理之中的事兒了。上邊提到的利用“限購”、“排隊”這樣的方式來誘導顧客,就是給予了顧客這樣的心理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