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基於對自身價值被肯定的渴望和自尊心滿足的虛榮感,都希望受到他人的恭維。隻是有的人表現得較為隱秘,而有的人明顯表示出來了。人際交往心理學中有一條原則,當有求於別人時,先對其加以恭維,往往能達到目的。營銷員向顧客賣商品,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是有求於人,所以在賣商品時對顧客進行一番恭維,讓顧客的自尊心和虛榮心得到滿足,心情變得愉悅,顧客自然就願意掏腰包。
例如現時關於牛仔褲的廣告多如牛毛,大都誇自己牛仔褲的質量是如何之好。有一則廣告則不同,畫麵是一個人穿著一條不大合適的牛仔褲。廣告標題為:“您的身材美極了,隻是您的牛仔褲不成比例。”顯然是在恭維顧客。接著巧妙地對顧客加以讚美:在比例錯誤的牛仔褲包裹下,再美的身材也會變形。這就是為什麼要穿能展現您最好的一麵的牛仔褲的重要性。試想,在廣告宣傳的這番讚歎之下,顧客能不產生飄飄然的感覺?可見,此則廣告抓住了人性的弱點,一頂高帽子拋出,輕輕鬆鬆便牽引住了顧客的感情。而一旦顧客對你產生好感,叫他掏錢還是難事嗎?
其實,恭維並不是一件壞事,而是一種美德。隻要不說違情悖理、傷天害理的話,有事無事多稱讚他人,是一種非常好的習慣。隻要恭維得恰當,自己發自內心羨慕對方,對方埋藏於內心的自尊心被你所承認,那他一定非常高興。
巧妙地從恭維客戶開始,展開話題,讓客戶的全部注意力都投入到和你的談論中,你的營銷說明自然也就被對方傾聽了。
那麼究竟怎樣恭維客戶,才能讓他的情緒好起來,注意力集中起來呢?每個人隻要留心觀察一下就都會恍然大悟。
其實人性都是相通的,希望在自己的價值、能力等方麵得到肯定,希望自己的品位得到他人的崇拜,希望自己所喜歡的東西他人也能夠喜歡。所以在對他人進行恭維時,隻要投其所好,就應該能夠成功。比如,到朋友家做客時,當你看到客廳牆上一幅色彩明麗的山水畫時,你往往情不自禁地讚許道:“這幅畫真不錯,給這客廳平添了幾分神韻,誰買的?真是好眼力!”這句話也許隻是你不經意地隨便說出的,但你的朋友會感到很欣慰,心中一定很高興。對朋友家的其餘一些東西都可以適當地讚歎一二。
人們也非常愛聽別人稱讚自己的小孩。人們常說,孩子都是自家的好,這就反映出人們都樂於聽到恭維話。作為家長,往往都喜歡聽到誇孩子的話,例如“這孩子真精神!”“喲!小小年紀還真聰明!”等等。誇獎孩子時家長會流露出由衷的愉悅,這一點你一定經常見到,或許還有過體驗吧!
和朋友交往時是這樣,那麼和你的客戶初次接觸時也是這樣,或許有時更甚於此。
當與客戶寒暄過後,身旁的一切都可以成為恭維的話題。你可以對接待室的裝潢設計讚歎一番,諸如“莊重典雅”或者是“堂皇氣派”等等,你還可以具體地談及一下桌上、地上或是窗台上的花卉或盆景等,這些花卉和盆景造型如何如何新穎獨特,顏色亮度等又是如何如何搭配得當,甚至你還可以對它們的擺放位置用“恰到好處,錯落有致”一類的詞語來形容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