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商用讀心之讀懂喜歡做VIP的顧客(1 / 3)

現在許多商家總是千方百計地圍繞顧客的需求展開各種各樣的營銷活動或者促銷活動,似乎營銷人員對顧客投予了最大的關懷。但是顧客感受到的並不是這樣。顧客仍然覺得營銷人員像是在對自己展開攻勢一樣,因此,他們將自己置於一種嚴密防守的被動狀態之中。其實,顧客都很享受做上帝的感覺,都喜歡被商家當做VIP來關注、來追捧。他們在心理上的嚴密防守正反映出了他們期望得到關注的需要。在購買商品的時候,顧客心理是十分矛盾與複雜的:一方麵,他們希望自己的需求得到關注並最終得到滿足;另一方麵,他們又對營銷人員充滿了顧慮和猜忌,對營銷人員的活動躲躲閃閃。這種互相矛盾的心理根源還是他們的不安全感,這種不安全感使得他們從內心深處更加渴望得到營銷人員的關注。一個優秀的營銷人員會理解顧客的這一需求,因此他們會力求在每一次的客戶溝通過程中都主動給予客戶足夠的關注,讓顧客做夠“VIP”。

要得到顧客的信任和喜愛,就要把顧客當做上帝一樣對待。並且要明白,不僅是作為營銷員的你把顧客看做上帝,他們自己也這麼看待自己。

李先生在北京禮品公司營銷部工作,主要客戶在北京、天津。一次,禮品公司讓他發一批白色禮品包裝袋去天津。為了讓客戶滿意,他把包裝袋的規格修正了5次。但客戶仍然苛刻地刁難他。當時,他意識到這是一個“釘子戶”,這種客戶不是關心問題怎樣解決,而是為了刁難而刁難,他們的人生信條是“我是客戶,所以我是對的,你是錯的”。

李先生了解了客戶的想法,並沒有采取過激的行動,他領導手下的人按照客戶的要求很謹慎地重新設計禮品包裝袋樣本。剛剛要完成的時候,客戶又來電話了,說包裝袋的規格還沒確定下來。李先生並沒有因此和對方爭執,而是用很禮貌的聲音告訴對方現在包裝袋已經設計完了,並準備給他們寄樣品,如果可能的話,希望不做變動。客戶當時的回答是考慮一下,3天後,客戶終於有了反饋信息,說是規格就照李先生設計的方案定下來,20天後,把15萬個包裝袋寄過去。

這樣的情況無疑時有發生,顧客在心目中都認為是商家的上帝,所以常常以一種居高臨下的姿態與商家對話,也常常提出挑剔的問題或者說一些刁難營銷員的話。其實他們並不是不想買你的產品,隻是這種“上帝VIP”心理在作祟。在這種“VIP”心理下,顧客常常會用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來回應營銷者。比如:

“我不認識你是誰。”

“你們的信譽好嗎?”

“我不知道你的產品。”

“你們禮品公司客戶不多吧?”

“你直接說吧,要我買什麼東西?”

顧客這樣回應營銷者,既是希望得到商家的關注和重視,也是在為進一步討價還價做好準備。如果你所營銷的產品是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生產的,那麼顧客就對你有一陣刁難了。如果你營銷的商品是知名企業生產的,那客戶也許早有耳聞,並對你所營銷的禮品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不會用信譽問題刁難你,不過產品總不可能有十全十美的,所以顧客總能挑出毛病。他們存在的一種心理就是以自我為中心,本來已經確認的項目,說不準哪天腦袋一熱,就又從產品中挑出點新問題大做文章。此時,他們考慮不到你的難處,想怎麼修改合同就怎麼修改,如果你稍有微詞,他們就會投訴或轉身就走,他們覺得你應該滿足他們的一切要求。

一位身材偏胖的女顧客走進服裝商場,某服裝廠的營銷代表高小姐發現這位女顧客雖然是在逛商場,可是她臉上的表情卻很嚴肅,並不像其他女士那樣充滿了購物休閑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