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警告(1 / 2)

公司作為利益實體,構成的人形形色色,崗位千千萬萬。不同的崗位職責不一,技術含量不一,有的權力大,有的雖然權力,過手的利益卻不。這便給了一些心思不定的人不正當謀利的機會。

這些人對於公司來,有如附骨之疽,不除不行。

羅伊的審計團隊就是除毒的一把刀。這個團隊超過一半人是會計師,剩下的則是律師,以及數目最少的從大學特別聘請來的教授。這些人所要做的除了像一般會計事務所一樣對公司賬目進行審計外,還包括對公司業務,工作流程,管理層決策,潛在風險等進行全麵評價並給出相應的建議。被審計的公司需要根據建議做出相應的改進。

一開始羅伊的審計團隊不怎麼被重視,隻當是一般性質的財務審計,但當埃文居然特別召開高層會議後,所有人立刻明白了羅伊的工作在埃文心中的重要性。

此後,羅伊的團隊在進行審計時,無人再敢怠慢

一月中旬,羅伊的團隊進駐第一家接受審計的對象——施樂公司。進駐的第一周,羅伊的工作進展緩慢,得到埃文的撐腰後,羅伊才得以正常開展工作。一個月後,對施樂公司的審計結果終於出爐,羅伊親自將足有三指厚的審計報告遞交到切斯特·卡爾森的手上。

出於對報告的重視,切斯特專門空出了半瀏覽報告,並特別留下了羅伊,好就一些問題當麵交流。

羅伊答應了。

拿到報告一多時後,切斯特合上報告,麵色沉重。

羅伊給出的報告分為三大部分,分別是財務,業務與組織,每個部分下麵都有細分的節,各部分由不同的組負責審計並分別給出評價。

評價的方式是不是像考試一樣給出分數,而是將審計團隊認為需要關注的內容分條列出。這些評價分為“合理,建議關注,重點關注,風險警告”四個不同類別,顧名思義,除了第一個類別是正麵的外,其它皆是負麵的,需要被審計方重視並提交應對策略。

切斯特之所以麵色沉重,是因為施樂公司得到的評價並不好看:財務一項還好,隻有兩個“建議關注”和一個“重點關注”,業務和組織兩項卻分別有一個和兩個“風險警告”。

“風險警告”這個類別的評價在報告上被用紅色寫的標題,在切斯特眼裏不是一般的刺眼。

作為第一個接受審計的公司,切斯特本就有些微辭,因此在審計開始時,底下人不合作時他沒有第一時間出麵平息。認識到埃文的堅決態度後,感覺不妙的切斯特才開始全麵配合。現在報告出來後,本就有些不安的他現在可以連坐都坐不住了。

對於自己的角色定位,切斯特有著清醒的認識。他雖然是靜電複印技術的發明人,施樂公司的創始股東,總經理,但對於施樂公司,對於埃文來,他並不是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靜電複印技術的專利所有人是施樂公司,產品已經上市。即便沒了他,施樂公司仍可以照常發展。他最多能保留一個發明人的頭銜,並依靠授權分紅。衣食無憂是肯定的,但在埃文揚言以財團為目標前進的當下,切斯特怎麼可能就此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