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與投資
作者:娜仁
內蒙古阿拉善盟策克口岸經過近2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阿拉善盟乃至西北地區經濟發展的一條重要貿易通道,對促進中蒙經貿發展和加強各領域的合作具有重大的意義。為深入了解口岸金融服務情況,筆者對此開展了調查。
一、策克口岸貿易發展基本情況
策克口岸位於中蒙邊界572號界碑附近,距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府所在地達來呼布鎮76公裏,對外輻射蒙古國南戈壁、巴音洪格爾、戈壁阿爾泰、前杭蓋五個礦產資源較為富集的省區,是內蒙古西部及陝、甘、寧、青四省區共有的陸路口岸,1992年經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批準為季節性口岸,2009年1月實現了雙邊性常年開放。截至2010年底,策克口岸過貨總量 866萬噸,其中原煤861萬噸;進出口貿易額 42093萬美元,其中原煤39159 萬美元;出入境車輛 22萬輛次;出入境人員 28萬人次。進口商品主要是原煤,出口商品主要有摩托車、汽配、電力等。
二、策克口岸貿易金融服務情況
由於策克口岸2009年前長期實行季節性開關,各金融機構在口岸沒有設立正式的服務網點。2001年額旗農業銀行在口岸設立臨時代辦點,辦理代保管及現金存取款業務,其後工商銀行、農村信用社也均嚐試在口岸設立服務站,但運行一段時間後相繼撤消了服務站。原因有:一是業務量小、服務成本高。策克口岸過貨量的99%以上為原煤,其他貨物量季節性強,且小額貿易閉關期間口岸區人流、資金流均大幅減少,對金融業務的需求量也很小,設置網點的服務成本過高。二是存在安全隱患。在口岸區設立金融服務網點,要從70餘公裏外的達鎮地區調運現鈔,口岸季節性開關期間,流動人口多,成份複雜,各行設在口岸區的服務網點設施簡陋,存在安全隱患。近年來,策克口岸發展速度較快,短短幾年內有多家企業落戶口岸從事原煤進口業務,而且原煤運輸全部為公路運輸,所以各企業都聘用了大量司機,蒙方每天也有一定數量司機入境。原煤入境後有相當一部分通過公路運輸流通到用煤企業,大量內地司機滯留口岸,這就使口岸地區的人員迅速增加,與之相適應的餐飲、住宿、修理等相關服務業也迅速發展起來。2011年,額旗農村信用社在口岸設立了一個營業網點,並在3月份開始試營業,目前除貸款以外,在旗政府所在地農信社能辦理的業務在口岸網點均可辦理。口岸金融網點的設立填補了口岸金融服務的空白,為企業和個人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必將推動策克口岸的整體發展。
三、策克口岸貿易金融服務存在的問題
(一)金融機構缺位
除額旗農村信用社2011年3月,在口岸設立一個營業網點外,其它金融機構沒有網點在此提供服務。隨著口岸貿易日趨繁榮,從事進出口貿易的企業和從事口岸小額貿易的第三產業、個體工商戶迫切需要銀行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務。金融機構的缺位已嚴重製約了口岸貿易的快速發展。
(二)支付結算業務開展滯後,相應的金融服務功能缺失
由於中蒙雙方金融部門沒有開展雙邊金融合作,口岸雙邊金融部門沒有建立賬戶結算往來關係,國際結算渠道不暢,資金不能直接彙劃。策克口岸的貿易形式有易貨貿易和合資合作兩種形式,結算方式主要有現金結算和轉賬結算兩種方式。策克口岸開關初期主要以小額易貨貿易為主,隨著口岸貿易的逐步繁榮,小額貿易中現金交易逐步取代了易貨貿易,現在策克口岸小額貿易全部以人民幣現金方式進行結算。轉賬結算的主要是煤炭采集與運輸的大企業。這些企業在額旗工商銀行開立賬戶的,資金從工商銀行額濟納旗支行彙入二連浩特工商銀行,然後通過二連浩特工商銀行彙入蒙古國銀行進行結算;在農業銀行開戶的要通過自治區分行統一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