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集:生產線(2 / 2)

“啊?”王總師眼珠子都快掉下來了,“這不瞎胡鬧嗎?”

“是啊!結果可想而知嘍。”聞所長說,“不過也畢竟算是一次嚐試嗎。當時試航的時候,青島基地的人還以為有飛機低空飛過。”

聽完國產燃氣輪機的故事,龍鎮海有些唏噓不已。付出努力而未獲成功,恐怕是最讓人傷感的經曆。問題在於,技術人員的傷感倒在其次,直到1990年代全中國還沒有適合艦用的燃氣輪機,那可是製約戰鬥力的大事。

“我去江南廠看過美國人的LM2500,”王總師這時候說,“確實是個好東西,052驅逐艦裝備它,組長,你要是在112艦當艦長,碰到日本人的太刀風,美國人的佩裏,或是英國人的23型,都不用怕了!”

“這可能是我們最好的機會了,也可能是最後的機會。”龍鎮海下定了決心,“聞所長,我今天先跟海司聯係,讓他們酌情準備費用。等生產線考察結束,我和您一塊回國。不過還得稍等幾天,有些事我得給他們安排好了。年三十,恐怕您就不能在國內過了。”

“沒問題!現在快過年了,資金可能是個麻煩事,銀行也緊張啊。”聞所長提醒龍鎮海,“你是部隊的人,社會上的辦事習慣可能不太熟。”

當晚,龍鎮海給老霍發報,讓海司開始籌備款項,老霍立刻上報海司。賀副司令員親自負責此事。

第二天,龍鎮海一行三人就去了“曙光——機械製造”設計局的生產廠區。這次照例是巴巴卡等主要領導陪同。廠區離設計局不遠,就隔了個公園。別說烏克蘭經濟不行,這城市環境還真不錯。

整個廠區非常大,占地大概有2平方公裏。目前有三條生產線。一條生產UTZ-8000和UTZ-6000,兩條生產UTZ-15000。從外觀上看,所有的廠房都有些年頭了,生產線上的設備也不算新。

巴巴卡直接帶他們進了生產UTZ-15000的車間。目前車間處於停產狀態,裏麵隻有很少幾個工人在維護生產設備,上上潤滑油,除除塵。偌大一個車間,跨度有100多米,長達360米,高24米,顯得空蕩蕩的,說個話都有回音。

巴巴卡略帶惆悵的說:“以前生產線全開的時候,這裏麵有100個工人。”

聞所長一聽,立刻問道:“生產線全開的話,你們一年能產幾台UTZ-15000?”

“一條線8台,總共16台。”巴巴卡說,“原蘇聯要求我們一年至少能保證4條艦的量,外加出口的,所以我們建了兩條線。現在都停了。”

聞所長大概知道了設計局的生產能力,他跟著巴巴卡一路看看線上的設備,尤其是機床的型號,上麵好像都是日文。

“你們的機床,是日本東芝的吧?”聞所長笑著問。

巴巴卡也笑了:“看來這事你們都知道。當年秘密從日本弄的,直接用船運到庫頁島,然後再用伊爾-76空運過來的。我們這裏一台,北德文斯克造船廠一台。跟機床到的,還有幾個日本人。他們在這住了半年,都有警衛護衛。”

巴巴卡說的是80年代前蘇聯秘密購買日本東芝生產的數控機床的事。這機床是九餘度數控的,用來加工潛艇用的螺旋槳葉和艦用燃氣輪機配套的齒輪箱齒輪非常合適。蘇聯人500萬美元一台買的,一共買了四台,有兩台是蘇聯人自己安裝的。

沒想到傳說中的東西,還真就出現在自己眼前。

龍鎮海問:“那幾個日本人是工程師?”

“是啊,指導我們安裝和調試,直到打通生產線才走的。”巴巴卡回憶起那段往事,曆曆在目,“他們技術水平是不錯,就是太好色,克格勃每周都要給他們提供姑娘。我們知道了很生氣,可是也沒辦法。”

參觀完生產線,聞所長對設計局的生產能力大致有個了解。臨走時他問巴巴卡:“如果聯合研製的話,大概需要多少資金?”

巴巴卡想了想,說:“我們已經在UTZ-25000上投了將近3000萬美元了,我想,至少還需要2000萬美元吧。這2000萬主要來製造2台樣機以及後續的試運行。如果我們兩家聯合研製,希望貴方能出1500萬美元左右,畢竟,我們沒有錢了。”

聞所長聽完,點點頭說:“好,我知道了。這個原則沒問題,具體金額我當然還需要國內批準。”

“沒問題,金額可以再談,我們先準備意向書的文本。”巴巴卡也表示同意,其實從他心理價位來說,對方能出1000萬美元,就已經謝天謝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