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集:二龍戲珠(1 / 2)

這個周五,徐小平和龍鎮海從珠海的拱北口岸進入澳門。海司情報處的人前一天晚上才把新的身份證件送來。可謂馬不停蹄。

龍鎮海還不大習慣周末兩天休息。94年的時候,中國試行每周休息1.5天。結果各單位的放假安排五花八門,有每周周六下午放假的,有隔一周休2天的,還有攢著到月底一起給你的。各單位不同的安排給社會生活帶來諸多不便。比方今天你上班,可你的客戶卻放假,這可咋整?

於是這種不尷不尬的製度也就試了一年時間,從95年5月1日起,全國實行每周五天工作製,勤勞的中國人民再也不用眼巴巴地盼著周日了,這估計是全體國人最支持的與國際接軌的行為。

無論是94年,還是95年。龍鎮海都在烏克蘭和國內忙著工作,壓根也就沒有什麼周末雙休的概念。跟他一樣無法休假的,還有高三的學生們。

這是龍鎮海第一次踏上澳門的土地。眼前的一切讓他感到新奇。富有南歐特色的建築,還有各種光怪陸離的廣告牌,這裏的資本主義明顯比烏克蘭和俄羅斯更徹底。

出租車開到澳門的大堂區。堂區,差不多相當於內地的街道辦事處,不過沒有什麼辦事處主任。大堂區在新馬路以北,算是比較中心的地區了。在一家酒店門口,車停了。

徐小平叫上龍鎮海一起下車,“我們就住這。”

身邊滿是操著粵語的當地人。龍鎮海小時候在湛江住過,所以會說一點廣東白話。突然身處這樣的環境,倒也感到一絲親切。

酒店旁邊有很多海鮮排擋,看著兩位陸客模樣的人來了,店小二奮力地招呼:“靚仔!吃海鮮啦!好好味啦!”

“第次!”龍鎮海回了一句。

徐小平驚訝的看著他:“你還會廣東話?”

“小時候在廣東待過。”龍鎮海解釋說。

到了前台,安排好房間,徐小平說:“待會出去吃個飯,明天去會一個人。”

“誰?”

“過江龍。”

晚上徐小平帶龍鎮海來到澳門的新馬路,順著路走,就是澳門的主要遊覽區,不遠處就是最著名的大三巴。兩個人邊走邊嚐,吃了瑪嘉烈葡撻、金錢餅,還有黃枝記粥麵。徐小平還特地買了義順牛奶公司的凍紅豆雙皮奶,遞給龍鎮海。

“你小時候在廣東,雙皮奶一定吃過吧?”

“那當然!”龍鎮海接過來嚐了一口,“嗯!味道不錯!比湛江的好!”

兩個人站在大三巴前麵,吃著雙皮奶,望著這西式的牌坊,還有不停地在那裏拍照留戀的遊客,感慨良多。大三巴,今天是個景點,實際上,在曆史上它扮演的角色並不光彩。鴉片,最早就是從大三巴下的港口,由葡萄牙人輸入中國的,平均每年多達2萬箱。鴉片戰爭後,葡萄牙人追隨列強,以武力超過以大三巴為界的葡人居民區,向北擴展,占領整個澳門半島,開始對澳門實行殖民統治,還成為英國侵華的指揮所在基地。離大三巴不遠的花王堂街,曾是著名的“豬仔街”,沿街有300多家販賣華工的館所。他們采取誘騙、綁架等手段,將華工強製買賣輸出,很多人死於海上。1922年5月29日,葡軍在大三巴下公然槍殺70多名中國人,傷100多人。

今天的人們,升平日久,逐漸忘卻了曾經強加在黑皮膚黃頭發身上的痛苦。不過,應該提醒他們,和平,不過是刺刀陰影下的玫瑰。

絢爛的燈光點燃了如墨般的夜色,大三巴斑駁的陰影籠罩在徐小平和龍鎮海的臉上,口中嚼著美味,但是二人心裏想得卻是,決不能再讓這樣的曆史在中華大地上重演。

“徐總,您說的那個過江龍,是個什麼人物?”

“謎一般的人物。”徐小平吃完雙皮奶,把盒子扔到垃圾箱,“沒事最好少惹他。”

“怎麼迷了?”徐小平這麼一說,龍鎮海倒來了興致。

徐小平用手絹擦擦嘴,然後疊好了放回褲兜。“你怎麼吃得這麼慢?”

龍鎮海才吃了一半,因為太好吃,有點舍不得。

“據說,當年他是夜裏從珠海的灣仔那邊遊泳遊到澳門去的。他爸解放前去了台灣,所以家裏後來受到牽連,日子過得不好。”徐小平示意龍鎮海邊走邊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