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倪金節:經濟放緩不足以觸發“開閘放水”(1 / 1)

倪金節:經濟放緩不足以觸發“開閘放水”

言論

近期,進出口數據、官方PMI和CPI等不容樂觀的數據陸續公布,各界對中國經濟進一步下行放緩的擔憂明顯增加,不少專家學者和市場人士對“降準”的預期急速升溫。

對於會否再次啟動“降準”這樣的短期刺激政策,李克強總理在昨天的中外記者見麵會上表示,“在去年中國並沒有采取短期刺激政策的情況下能夠實現經濟預期目標,為什麼今年不可以呢?”以此來看,決策層短期內亦不會因為經濟放緩和通脹下行,就祭出短期的刺激政策。

實際上,目前流動性的結構性緊張問題,也遠非“降準”所能解決的。數據顯示,2月末,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餘額105.44萬億元,如果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釋放的流動性也隻有5250億元左右。這筆資金也很難有效解決結構性的資金緊張。要知道,在去年6月份“錢荒”,銀行間利率升至13%的情況下,“降準”都未啟動,貨幣政策守住了不放鬆。

所以,從曆史和現實來看,目前的經濟放緩形勢、流動性的現狀,都不足以讓決策層“開閘放水”。而再從貨幣政策的趨勢來判斷,實際上,自2012年,存款準備金率一直未有變化,貨幣政策的穩定性預示的是超寬鬆貨幣政策的結束。畢竟,能結束前幾年的貨幣高速增長,這本身就是一件十分了不起的事情。也就是說,遏製中國貨幣存量繼續再翻一番的力量,也唯有保持貨幣政策“隻穩不鬆”,必要的時候甚至要“隻緊不鬆”。

就中國貨幣環境的整體情況來說,“降準”與否並非問題的關鍵,重要的是理順貨幣傳導機製,讓資金流向實體經濟需要的領域。對於戰略新興產業、市場主導的製造業都理應獲得更多資金的機會。

(來源:京華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