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在海信電器(600060)的會計報表中被披露為其母公司,而通過青島海信電子產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海信集團有限公司又間接持有海信空調93%的股權。因此今後海信電器與科龍電器將是“同受海信集團控製”的關係,彼此均為對方的關聯方,需要在會計報表中披露發生的各類交易。
五、非同一控製下控股合並的會計處理
在控股合並方式下,由於科龍仍電器保留法人資格,海信空調僅按照合並成本(不包括自被合並單位收取的現金股利或利潤)編製長期股權投資形成的會計分錄即可,而不能將科龍的資產負債計入自己的賬簿。
①取得控製權
借:長期股權投資68億元
貸:銀行存款68億元
②支付合並費用
借:管理費用a(由於具體數據無法取得以字母代替)
貸:銀行存款a
六、案例分析
(1)非同一控製下的控股合並的合並成本為進行企業合並所支付的現金或所交付的其他資產或承擔的負債以及發行的權益性證券在合並日的公允價值之和計入長期股權投資。合並成本以所取得被購買企業的淨資產的公允價值來確定,但它並不一定恰好等於所取得資產的公允價值(差額為商譽或負商譽)。
同一控製下的控股合並是按照以合並日應享有被合並方賬麵價值所有者權益的份額作為長期股權投資的初始投資成本。由於合並方並入的資產負債是按原賬麵價值入賬,因此不會形成商譽或負商譽。
2005年9月9日青島海信空調有限公司(下稱海信空調)收購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龍電器、科龍,股票代碼000921)原大股東廣東格林柯爾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柯爾)即2006年4月24日,科龍電器正式發布公告稱,顧雛軍所持科龍電器2643%的股份確定以68億元的價格轉讓給海信空調。此行為為非同一控製下的控股合並。
海信是在科龍嚴重虧損的情況下以現金的方式收購科龍,海信以68億元收購股東權益合計為-928,143,16868的科龍,其中的差額計入商譽(投資成本與被投資單位淨資產的公允價值的差額)。
(2)我國對於非同一控製下的企業合並在購買日使用的是購買法,我國企業合並準則中對於同一控製下的企業合並規定的會計處理方法類似於權益結合法。
自2004年1月1日起海信集團應該已全麵執行《企業會計製度》。鑒於海信電器是海信集團的子公司,而根據相關會計準則有關問題解答(二)》(簡稱“問題解答(二)”)和財政部《關於執行《企業會計製度》,“為了便於編製合並會計報表,納入合並會計報表範圍內的母子公司,應當采用相同的會計政策”。因此我們可以推斷海信集團的會計政策與海信電器應該一致。故而如果海信集團將科龍電器納入其合並會計報表範圍,還將麵臨科龍電器與其會計政策不一致的問題。但是,在我國會計準則規定下非同一控製的控股合並在參與合並的各公司會計政策不一致時,可以不進行調整。這是由於在購買法下,對被購買企業的資產和負債是公允價值記錄,無需因購買企業和被購買企業的會計政策不同而調整被購買企業的會計記錄,也無需重編製前期的財務報表。
(3)經科龍電器2005年6月28日股東周年大會特別決議通過的《公司章程》規定“董事會由九名董事組成”,而“持有或者合並持有公司發行在外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五以上的股東,有權向股東大會提出提案,更換公司董事;但在其提名董事候選人時,應按照每持有有表決權股份總數的百分之五即有權提名一名董事候選人的比例(對於不足百分之五的餘額,忽略不計),確定其最多提名人數”。因此通過海信空調受讓科龍電器2643%的股權後海信集團將可以提名5名董事,占董事會的半數以上。從而海信對科龍產生重大影響。因此海信集團很有可能將科龍電器納入其合並會計報表範圍。(作者單位:河北經貿大學)
參考文獻:
[1]張誌英,李桂榮:《高級財務會計》,北京,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12。
[2]廣東科龍電器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第一季度報告,巨潮資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