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到這個份上,再多說一句也是無益。濟爾哈朗已經明白今日注定無功而返,因此也無心戀戰,隻能懷揣著滿腹心事,草草離開了。這注定是一場不歡而散。濟爾哈朗哪裏會知道,拋開他與代善的私人恩怨不說,代善的心裏還另有隱疾,而這個隱疾,才是真正阻礙他出手相助的根源。
初見阿巴亥的時候,他剛滿十八歲。那是萬曆二十九年十一月的一天,虛齡十二歲的她,懵懂無知,瞪著一雙水靈靈的大眼睛,穿著一身火紅的嫁衣,就這樣被自己的叔叔布占泰送到了費阿拉城裏,來給他那個當時已經四十好幾的父親努爾哈赤做妾室。
那一天發生的事,他這輩子也不會忘記。
事情的原委,還要從前明萬曆二十一年說起。而這個故事的主角是阿巴亥的叔叔布占泰與代善的父親努爾哈赤。
那時的女真部落分為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以及愛新覺羅氏統治的建州女真三部分。其中,建州女真分布在牡丹江、綏芬河及長白山一帶,海西女真分布在鬆花江流域,東海女真分布在黑龍江和庫頁島等地。他們各自的勢力割據了東北地區廣大的地區,各部族之間搶奪地盤的小打小鬧從來沒有間斷過。起初,建州女真是其中比較弱小的,而以烏拉、葉赫兩部為首的海西女真實力最為強大。後來,隨著努爾哈赤的勵精圖治,建州女真逐漸崛起,為了遏製他的發展,烏拉與葉赫等海西九部聯合在一起,對建州發起了討伐戰爭。
當時,布占泰的大哥、烏拉部的大貝勒滿泰帶著他一起參加了大戰。他們在古勒山聚集了大量的兵力,打算剿滅努爾哈赤,誰知,卻被努爾哈赤大敗。滿泰貝勒當場丟盔棄甲,拋下二弟,獨自一人逃回了烏拉。可憐的布占泰,就這樣被大哥拋棄,成了努爾哈赤的俘虜。
他原以為,作為戰俘,他一定會被努爾哈赤斬殺,卻沒想到努爾哈赤見他長得眉清目秀、一表人才,又是烏拉部的二貝勒,因此非但沒有殺他,反而將他“恩養帳下”,還把自己的兩個女兒都嫁給了他。就這樣,布占泰莫名其妙的成了努爾哈赤的半個兒子,在建州過起了逍遙快活的日子。
三年後,烏拉內亂,滿泰父子被殺,努爾哈赤又想方設法的幫助布占泰回到了烏拉,當上了貝勒。可以說,當時的努爾哈赤對布占泰是特別恩待的,這固然是出於戰略上的考量,但同時也是因為對他這個人的欣賞。起初,布占泰對他的這個嶽丈還是感恩戴德的,他一回國,立即將自己的妹妹嫁給了努爾哈赤的弟弟,舒爾哈齊,次年,烏拉與建州結盟,布占泰對努爾哈赤作出承諾,兩個部落過上了一段相對和平的日子。
那時候,努爾哈赤很信任這個女婿,他覺得以自己對布占泰的恩情,他是絕不可能做出背信棄義的事情來的。然而,布占泰遠不像他表麵看起來這麼老實。他也是一個有著爭霸野心的人。回國後,他利用嶽丈的庇護,保持了國內外相對安定的環境,重整旗鼓,勵精圖治,使烏拉部逐漸恢複了強盛,開始擴張勢力,不斷侵占建州女真的領地,想要與自己的嶽丈一較高下。
剛開始努爾哈赤並沒有放在心上,把這當做一種挑釁。然而,布占泰卻把他的寬容當成了軟弱,開始變本加厲。最終,努爾哈赤被惹惱了,派出精兵到兩國的邊境上揚言要對他進行敲打警示。烏拉一方一開始仗著自己在人數上占據優勢,也不懼怕,反倒氣勢洶洶地跑出來迎戰,但他們畢竟才剛剛崛起,實力上與建州不可相比並論,因此三兩回下來便處於下風,很快就以大敗告終了。戰敗後,烏拉又被建州一方俘虜了許多士兵和邊民。當時怒不可遏的努爾哈赤撂下了狠話,要布占泰親自去建州贖人。吃了苦頭的布占泰,知道自己此時還不是努爾哈赤的對手,根本無法與之抗衡。因此,為了平息努爾哈赤的怒火,誠惶誠恐的布占泰就將大哥滿泰的小女兒、他的小侄女——年僅十二的阿巴亥當做貢品,獻給了他的老嶽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