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為私情袖手旁觀 藏隱疾隻為當年(1 / 3)

濟爾哈朗沒想到代善的態度會如此偏向於多爾袞,一種不好的預感油然而生,他望著代善不悅的麵色,幾乎可以斷定,今天這一趟,他恐怕是徒勞無功了。但國事當前,個人的麵子事小,皇上重掌實權事大,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濟爾哈朗選擇了忍耐。

“代善哥哥,弟弟知道你心中的顧慮,可是,你要知道,多爾袞之所以這麼做,都是在為他日後登基奪權鋪路啊,您可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啊!”代善刻意回避的態度讓濟爾哈朗很是無奈,他雖知道他是有意繞開一些事情,卻苦於沒有辦法解開他的心結,讓他真心實意的出手幫助自己。

“濟爾哈朗,多爾袞要是想當皇帝,當年就當了,又何必等到現在?當初他既然最終選擇了放棄帝位、輔佐福臨,我相信他就一定是一心一意這麼去做的。所謂: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兩年前,豪格已死,我也老邁,皇帝又小,你又在外打仗,他早就可以趁此機會篡位了,何必等你從廣西帶兵回朝與他對抗,他才開始密謀這一切!我看你這純粹是無事生非,放著安生日子不過,你到底是何居心?”多爾袞畢竟是代善的幼弟,兩人身上都流淌著天命汗的血,無論如何,他與這個小、

、弟弟都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他又怎麼會為了一個濟爾哈朗而去為難自己的弟弟呢?更何況,當初擁立福臨上位已經是他從中斡旋,幾番爭鬥才換來的勝利果實,當年那場腥風血雨的權利廝殺,他實在不願再重新經曆一次。在他看來,福臨大婚在即,等他大婚親政之後,一切都將不再是問題。因此,他又何必在這個節骨眼上無端生事,挑起一些事端呢?

濟爾哈朗沒想到代善會反過頭來替多爾袞說話,一時間不禁有些反應不過來,不知道他葫蘆裏賣的什麼藥,於是怔怔地看了他好一會兒才說:“哥哥這話好冤枉,我濟爾哈朗豈是那種無端生事的小人!”

“濟爾哈朗,你也不用這麼說,我如今年紀雖然大了,但還不至於老糊塗。有些事,我不是不明白,隻不過是不願去深究罷了!但有一點,我希望你能記住,老虎拔了牙,它也還是老虎,你想要在老虎身上討便宜,自己也得脫層皮。現在,咱們大清入關也沒幾年,漢人的江山尚沒坐穩,安生日子還沒過上幾天,你這時候搞這一套,你自己覺得合適嗎?”代善見他還不服氣,心中不由想起了當年濟爾哈朗出麵告發莽古爾泰他們謀反的事,心中更覺不悅。

“照您這話的意思,為了安穩,為了坐穩江山,咱們就要姑息養奸嗎?明知道他可能有反意也不去製止,就這樣眼睜睜地看著他權大、、逼帝嗎?”濟爾哈朗氣呼呼地反問道。

“什麼叫姑息養奸?你怎麼可以把話說得那麼難聽,他多爾袞是我們大清的功臣,沒有他,咱們能撬開山海關的大門嗎?沒有他,皇上能高枕無憂地坐在紫禁城裏學習成長嗎?濟爾哈朗,你這麼說,就是要把咱們皇上推到一個不忠不義的境地裏去!”代善越說越激動,竟拍著桌子,站起身指著濟爾哈朗的鼻子罵道:“你要知道,這天下,本來就是咱們愛新覺羅的天下,隻要當權者身上流淌著的,是天命汗的血,那就足夠了。血統嫡出之類的本來就是虛言,太祖在世時就曾說過,皇位擇賢而立。說實話,就算現在多爾袞真的要奪下皇位,也是無可厚非,根本輪不到外人詬病。更何況,現在根本沒有任何實質性的證據可以表明他要謀反,你平常要和他唱對台戲,我也不反對,這樣對他也算是一個牽製,能讓他時刻謹記自己的分寸,可如今你做得也實在太過頭了,這樣咄咄逼人,小心把他真給逼反了!”

“所以,你要滿達海站在皇上這一邊,也不過是為了製衡,根本不是真的要幫皇上奪回大權嗎?”濟爾哈朗仍不死心的追問著,他知道代善一向頗有心機,但沒想到他與自己根本就不是一條心的。

“我的兒子滿達海,年紀還小,你不必把他牽扯進來,他與皇上好,那是他們年輕一輩的事情,與我這個老人沒什麼關係。我現在早已不問世事,濟爾哈朗,你若真當我是家長,你就聽哥哥一句勸,凡事得饒人處且饒人,兄弟之間,相煎何急!萬事以和為貴,大家齊心協力,駕好大清這艘大船。你要牢記,當初太祖能在建州靠著十三副甲胄起兵,最終創下這麼大的一份家業,靠得就是兄弟齊心,用人不疑!如果你沒有確鑿的證據,就不要在生出這些事端來製造不和了!”代善聽他言語間將滿達海牽扯進來,更覺不滿,如此話不投機,使他不想再與他多作糾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