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哺嬰兒第八(1 / 1)

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

乳哺嬰兒章第八

尹真人曰:前麵火候已足、聖胎已圓,若果之必熟、兒之必生,彌曆十月,脫出其胎。釋氏以此謂之法身,玄門以此謂之嬰兒。

蓋炁穴(鈔本作氣,誤也。按此炁穴即是玄竅,又名神室。而氣穴是神爐,又曰坤爐,乃為藥歸鍛煉之所,而炁穴乃是仙胎結養之地,此不可以不辨者也。)原是神仙長胎住息之鄉,赤子安身立命之處。

嬰兒既晏坐靜室、安處道場,須藏之以玄玄,守之以默默。始借坤母黃芽以育之,斷聚天地生氣以哺之。此感彼應,其中自呼自吸、自闔自辟、自動自靜、自由自在,若神仙逍遙於無何有之鄉,若如來禪定於寂滅海之場。 雖到此大安處,仍須關無,勿令外緣六塵魔賊所侵,內結煩惱奸回所亂。

若坐若臥,常施瑩淨之功;時行時止,廣運維持之力。方得六門不漏、一道常存,真體如如,丹基永固。

朝夕如此護持,如此保固,如龍之養珠,如鶴之抱卵,而不敢頃刻之偶忘,方謂真人潛深淵、浮遊守規中也。

其法:以眼觀內竅、以耳聽內竅,潛藏飛躍,總是一心。則外無聲色臭味之牽,內無意必固我之累,方寸虛明,萬綠澄寂,而我本來之赤子,遂恰恰然安處其中矣!

老子雲:

外其身而身修,忘其形而形存。

如心空無礙,則神愈煉而靈;身空無礙,則神愈煉而愈精。煉到形與神而相涵,身與心而為一,才是形神俱妙與道合真者。

古仙雲:此際嬰兒,漸露其形,與人無異,愈要含華隱耀、鎮靜心田者,若起歡心,即為著魔。嬰兒既長,自然脫竅,時而上升乾頂,時而出升虛際,時而頓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出沒隱現,人莫能測。

修道必經之境,古哲處之,惟循清虛湛寂焉,是為潛養聖嬰之至道。

南樵子曰:火候已定,聖胎已完,全賴靈父聖母,陰陽凝結以成之。

雖然,嬰兒顯象,尚未老成,須六根大定,萬慮全消,而同太虛之至靜,則嬰兒晏居靜室、安處道場,始能得靈父聖母虛無之祖炁,以養育之。養育之法:神歸大定,一毫不染,開天門以采光天,閉地戶以守神室,無晝無夜,刻刻堤防,勿令外緣六塵所侵,內賊五陰嗔魔擾亂,心心謹篤,三年嬰兒老成,自得升超天穀,直與太虛不二矣。

偈曰:

含養胞胎須十月,嬰兒乳哺要千朝。

胎離欲界升內院,乘時直上紫雲霄。

閔小艮曰:青羊鈔本,攙入門外漢語。如此章中,既雲嬰兒既長,穴不能居;又於注末攙入嬰兒老成,自尾閭上升天穀。既長而穴不能居,是肉身耶,嬰兒乃由尾閭鑽上耶;且焉有玄竅嫌窄者,翻能透閭而上?自相矛盾乃爾,茲準山本訂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