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真人東華正脈皇極闔辟證道仙經
煉虛合道章第十
尹真人曰:水邱子雲:“打破虛空息億劫,既登彼岸舍舟揖。閱盡丹書萬萬篇,末後一句無人說。”
李真人曰:“欲說未說今將說,即外即內還虛寂。氣穴為爐理自然,行滿功圓返無極。”
高真人曰:“此秘藏心印,皆佛佛相接,祖祖相承,迄今六祖衣缽,止而不傳,請佛秘藏,於斯已矣!今值元會,樵陽再生,真道當大行,世所傳煉神還虛而止者,猶落第二義,非無上至真之道也。”
樵陽者,古真人之號,姓王,不知何代人。王昆陽律祖,潞洲人,相傳生時,有仙人過其門曰:“樵陽再生矣!太上律宗,從此複振矣!”載在《三山館錄》。
律祖於順治、康熙間,五開演缽堂,付接太上三大戒,弟子三千餘人,傳戒衣缽,有《呂祖醫世說述》,則得受者有三千餘部,豈非真道之大乎?況律祖戒堂,開在京邸白雲觀,爾時佛道兩宗傳戒,非奉旨不得私開。
其所傳,有律、有書、有手卷,卷中載曆祖支派,自太上而下,所傳戒偈,或五言、或七言、或四言,累代相承無缺。無所承者,則必屬冒入,律必究送勿貸。
卷上錄有諭旨,冠其卷端,而玄律亦極嚴,所以杜假冒耳!所傳之書,義理本無所禁,然戒律鄭重,恐人褻玩,故輕泄之律最嚴,是以律裔一概襲藏,而凡無人可授之裔,則必聚而焚之,此食古不化之流弊。
律祖三傳而道逐絕。今嘉慶間所開演缽,邱祖戒本失傳,近所傳訪諸淨明宗教錄,與邱祖所傳,大同而小異也。我山先輩,亦守戒焚之,書則錄本幸存,而卷律亡矣。先師太虛翁道及,必撫膺流涕,蓋為此耳!
真人此書,直與醫世妙用,一貫相通,循以修入太上宗旨,如示諸掌。不為注而出之,何以對我師?且任情不政,何以對真人?此(一得)不得已之苦衷,非好為饒舌也。龍門後學閔一得謹誌。
禪關一竅,息心體之(此一句為開玄竅之枕中秘),一旦參透,打開三家寶藏,消釋萬法千門,還丹至理,豁然貫通,而千佛之秘藏,複開於今世。蓋釋曰禪關,道曰玄竅,儒曰黃中,事之事之,方能煉虛合道,乃為聖諦第一義、即釋氏最上一乘之法也。
此法無他,隻是複煉陽神,以還我毗盧性海,以烹以煉,濁盡清純,送歸天穀;又將天穀之神,退藏於密,如龍養頷下之珠,似鶴抱巢中之卵,即內即外、即氣即心,凝成一粒;謹謹護持,無出無人,眼前即是無量壽國,而此三千大千世界,威各受其益。
無有圭角可露,虛寂之極,變化之至,則其所謂造化者,自然而複性命,自然而複空虛,至此則已五變矣。變不盡變、化不盡化,此通靈變化之至神者也。
故神百煉而愈靈、金百煉而愈精。煉之又煉,則爐火焰消,虛空現若微塵,塵塵蘊具萬頃冰壺世界;少焉神光滿穴,陽焰騰空,自內竅達於外竅。——外大竅九,以應九州,大竅之中,竅竅皆大神光也;小竅八萬四千,以應郡邑,小竅之中,竅竅皆大神光也,澈內澈外,透頂透足,在在皆大神光。
光之所注,其處利益,故當在在照注。注以透澈為度,無有絲毫作用於其間,惟以恒定為妙。定則周遍,恒則透澈,醫世秘訣,盡於此章矣。蓋照則一到,光則元至,能透能足,施有虛施乎哉!是有實理實驗。
然在行者,不費一文、不勞絲力,坐而致之,得間即行,日計不足,月計有餘,況有三年九載乎?第當切戒者,於光明之時,慎忽妄加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