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色之人動輒會被人懷疑,更會被上司與手下看輕,並認為他之所以坐那樣的位置是為了方便搞女人。因此不好色的人才能服眾,不好色才好管理。唐僧不好色,所以能帶隊去西天。如果唐僧好色,恐怕觀音菩薩也不敢收他為弟子了,孫悟空也不會認他為師父。
唐僧拒絕女王求婚
見《西遊記》第五十四回
“法性西來逢女國 心猿定計脫煙花”
唐僧師徒一路西去,途經女兒國。那女兒國不分老幼,盡是婦女,忽然來了四個男子,大家都認為天降奇緣,一意留下唐僧好與國王成婚。
三藏師徒們正在享齋飯,隻見外麵人報:“當朝太師與本官老姆來了。”
三藏道:“太師來卻是何意?”
八戒道:“怕是女王請我們也。”
行者道:“不是相請,就是說親。”三藏道:“悟空,假如不放,強逼成親,卻怎麼是好?”
行者道:“師父隻管允他,老孫自有處治。”
說不多時,二女官早至,對長老下拜,長老一一還禮道:“貧僧出家人,有何德能,敢勞大人下拜?”
那太師見長老相貌軒昂,心中暗喜道:“我國中實有造化,這個男子,卻也做得我王之主。”
二官拜畢起來侍立左右道:“禦弟爺爺,萬千之喜了!”
三藏道:“我出家人,喜從何來?”
太師躬身道:“此處乃西梁女兒國,國中向無男子。今幸禦弟爺爺降臨,已奉我王旨意,特來求親。”
三藏道:“善哉,善哉!貧僧隻身來到貴處,又無兒女相隨,止有通徒三人,不知太師求的是哪個親事?”
女丞道:“下官啟奏,我王十分歡喜道,夜來得一吉夢,夢見金屏生彩豔,玉旬生光明,知禦弟乃中華上國男兒,我王願以一國之富,招贅禦弟爺爺為夫,坐南麵稱孤,我王願為帝後。傳旨著太師作媒,下官主婚,故此特來求這親事也。”
三藏聞言,低頭不語。太師道:“大丈夫遇時,不可錯過,似此招贅之事,天下雖有;托國與之,世上實稀。請禦弟速允,庶好回奏。”
長老越加癡瘂。
三藏道:“悟空,憑你怎麼說好。”
行者道:“依老孫說,你在這裏也好。自古道,千裏姻緣似線牽哩。哪裏再有這般相應處?”
三藏道:“徒弟,我們在這裏貪圖富貴,誰卻去西天取經?那豈不望壞了我大唐之帝主也?”
太師道:“禦弟在上,微臣不敢隱言。我王旨意,原隻教求禦弟為親,教你三位徒弟赴了會親筵宴,發付領給,倒換關文,往西天取經去哩。”
行者道:“太師說得有理。我等不必作難,情願留師父,與你主為夫。快換關文,打發我們西去。待取經回來,好到此拜爺娘,討盤纏,回大唐也。”
那太師與驛丞對行者行禮道:“多謝老師玉成之恩?”
歡天喜地,回奏女王不題。
卻說那唐長老一把扯住行者罵道:“你這猴頭,弄殺我也!怎麼說出這般話來,留我在此招婚,你們西天拜佛,我就死也不敢如此!”
行者道:“師父放心。老孫豈不知你性情,但隻是到此地,遇此人,不得不將計就計。”
三藏道:“怎麼叫做將計就計?”
行者道:“你若使性兒不允她,她便不肯倒換關文,不放我們走路,倘或意惡心毒,喝令多人割了你肉,做什麼香袋啊,我等豈有善報?一定要使出降魔蕩怪的神通。你知我們手腳又重,兵器又凶,但動動手兒,這一國的人,盡打殺了,她雖是阻擋我等,卻不是怪物妖精,還是一國人身;你又平素是個好善慈悲的人,在路上一靈不損;若打殺無限的平人,你心何忍!誠為不善了也。”
三藏聽說,道:“悟空,此論最善。但恐女主招我進去,要行夫婦之禮,我怎肯喪元陽,敗壞了佛家德行;走真精,墮落了本教人身。”
行者道:“師父不須多慮,須是如此如此,這般這般,豈不是一舉兩全之美也?”
三藏從之。於是依了悟空之計,師徒四人走出了女兒國。
唐僧服眾手段八:
人人好色,
我不好色。
情緣如水,
我心如鐵。
此手段要點:視美女如白骨,則心無所戀矣。
好色是一種興趣愛好。就像這個世界有的人喜歡沉甸甸的紙幣,有人喜歡輕盈飛舞的金幣一樣。
其實這種愛好實在平常,普天下男人莫不如此。
究其實質,好色是一種求知,它表現了人類極強的求知欲與探索欲。
男人好色時的熱情衝動與藝術家創作時的熱情衝動並無二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