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項目正確處理與地方政府和群眾關係的研究
管理錦囊
作者:韓戰平
【摘要】本文對中央企業黨工委如何正確處理好建築工程施工中的關係,助力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有序持續發展展開了討論,對工程項目部與地方政府和當地群眾的關係、施工單位與業主、設計和監理單位的關係、項目部與外部勞務的關係等方麵進行了詳細闡述。
【關鍵詞】工程項目;黨工委;協調關係;黨政負責
世界是運動的世界,事物是矛盾的事物。無論是鐵路、公路或者是市政工程項目施工,都會牽扯到方方麵麵的利益關係,遭遇到各種各樣的矛盾衝突。在建築施工企業的工程項目施工過程中,正確處理好各種矛盾關係,是保證工程施工順利進行,提高項目經濟效益的基礎。我在工作實踐中體會到,要抓好項目管理,實現經營效益最大化,就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幾個方麵的關係。
一、正確處理好工程項目部與地方政府和當地群眾的關係
工程施工首先涉及到征地拆遷、修築便道、引水接電、營業交稅、環境保護等等,諸多關係到地方和當地群眾利益的事宜,特別是征地拆遷被稱作是“天下第一難”,也是項目施工最為棘手的任務。處理好項目部與地方政府和當地群眾的關係,事關重大。
新建蘭新第二雙線鐵路項目部上場之初,我們就積極主動地與地方市、縣政府部門、發改委、稅務、公安、交通、國土、林業、環保、電力、消防、安全等有關部門取得聯係,在感情上溝通,在工作中疏通。與此同時,積極與當地群眾廣泛交流,通過積極協調催促征地拆遷款及時撥付到位,捐款捐物資助當地貧困學校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入學,逢年過節聯歡走訪等方式方法,拉近了與當地群眾的距離。對個別尋釁滋事、幹擾施工者,緊密依靠當地政府,借助新聞媒體進行輿論引導,積極配當地公安機關,打擊瓦解不良勢力的幹擾,創造了良好的施工環境,為新建蘭新第二雙線鐵路的順利施工打下堅實的社會基礎。
二、正確處理好施工單位與業主、設計和監理單位的關係
就建築市場而言,在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將始終是供方市場,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隻會愈演愈烈,不規範、不公平的市場行為也會長期存在。因此,正確處理好項目部與建設、設計、監理單位的關係,不僅關係到項目部的當前利益,而且關係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俗話說,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和朋友,隻有永遠的利益。處理好與建設、設計和監理單位的關係,首先要兼顧到各方利益需求。就建設單位而言,它需要的是進度和質量,追求的是投資見效和回報。所以,哪個施工單位走在前頭,哪個隊伍能夠帶動全局,誰就會受到業主的傾斜、青睞和眷顧。因此,以快製勝、保證質量,就成為處理好與業主關係的基礎和關鍵。對設計和監理單位而言,它們與施工單位既是矛盾體也是聯合體,具有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關係。因此,在幹好工程項目的同時,及時溝通協調就成為處理好相互關係的重要環節。
三、正確處理好項目部與外部勞務的關係
據《中國建設報》報道:目前,在3800萬建築行業從業人員中,農民工達3000萬人以上,占從業人數的75%--80%,他們已成為項目施工的主力軍。工程進度、安全、質量如何,與他們有著直接的關係。因此,正確處理好項目部與外部勞務之間的關係,顯得極為重要。
然而,就當前局勢來看,雖然建築企業與農民工已經形成互為依托的態勢,但農民工的不確定性和臨時性,導致他們很難對企業產生歸屬感、認同感與責任感,在臨時觀念和雇傭觀念的支配下,關鍵時刻舍企業而去,或趁機漫天要價不乏其例,勞務糾紛也此起彼伏。一方麵,勞務隊伍參差不齊、甚至魚龍混雜,顯得勞動力過剩;另一方麵,有信譽、有實力和有一定技術水平的農民工隊伍供不應求,勞動力資源捉襟見肘,勞動力成本大幅度提高,建築企業低勞動力成本優勢一去不複返。
作為使用和管理外部勞務隊伍的施工單位,必須高度重視外部勞務的管理問題,必須做到善待勞務工,關懷勞務工,保護勞務工的合法權益。
一方麵,要把好“入口關”,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選用那些有信譽、有實力、聽招呼的隊伍;另一方麵對所使用外部勞務要建立一套從施工生產到後勤保障係統化的管理製度,實現從施工現場內到現場外的規範化和標準化管理;一方麵要加強勞務合同的管理,按照互利雙贏的原則,合理確定工程外包單價,既要使其有利可圖,又要防止外包單價過高造成企業利潤外流,高度重視合同管理和驗工計價清算,慎重處理經濟糾紛;另一方麵,要加強對勞務隊工程技術上的管理、指導服務和安全質量的監控;一方麵要結合企業和項目實際,對農民工開展多種技術、安全和質量培訓教育,提高外部勞務的技術素質和安全意識;另一方麵,要把參與施工生產的每一名農民工,都要當作企業職工來看待,從而形成雙向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