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鋼鐵廠自動化技術與節能的研究(1 / 2)

鋼鐵廠自動化技術與節能的研究

能源環境

作者:李龍

【摘要】近年來,隨著國家社會經濟的發展,鋼鐵產業發展勢頭較為迅猛,逐漸成為我國經濟產業的主要支柱。有些鋼鐵廠為了提高經濟效益和經濟水平,采用了自動化技術進行生產,在鋼鐵產業迅猛發展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開始關注節能減排的問題,如何更好地節能成為了鋼鐵產業的焦點,被眾多鋼鐵企業所重視。本文通過對鋼鐵廠自動化技術的分析,節能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等諸多方麵,對如何達到節能效果進行了係統的分析。

【關鍵詞】鋼鐵廠;自動化技術;節能

我國是世界上煉鐵最早的國家之一,自建國以來,國家把鋼鐵工業的發展放在優先的位置,鋼鐵產量增長很快,鋼鐵工業逐漸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基礎產業,成為國家經濟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標誌,其發展直接影響著與其相關的國防工業及建築、機械、造船、汽車、家電等行業。隨著國際產業的轉移和我國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的鋼鐵工業取得了巨大成就,就目前現狀來看,我國的鋼鐵廠具有生產流程複雜、企業規模大、覆蓋麵廣等特點,對於鋼鐵廠來說,隻有運用自動化技術才能實現一個高效的生產過程。

一、鋼鐵自動化技術的發展

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國鋼鐵產業的發展,也推進了自動化技術在鋼鐵廠的應用。自動化技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智能控製、節能降耗,已經深入到鋼鐵廠生產的各個方麵,但其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自動化係統可以檢測到身纏過程中排放的廢棄物,但是不能從根本上治理和解決,使企業無法兼顧生產效益和生態環境。另外,自動化技術與生產的每個環節都是緊密相連的,若某一個環節出現問題,則會導致整個生產線都無法正常運行。要避免這種現象的發生,就必須在日常對折本進行檢查、維護和修理,確保生產設備的正常運轉。

我國鋼鐵工業自動化發展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時自動化起步和發展的階段,第二階段是以計算機和多學科技術為核心的現代自動化發展的第二階段。抗戰勝利後,我國主要鋼鐵產地鞍山由於受到嚴重破壞,產鋼量非常低,在新中國成立後開始恢複生產,但是自動化還比較薄弱,大部分都是人工手動控製,到1952年底蘇聯援建的8號高爐係統開工,我國的鋼鐵工業自動化初步開始。

1953年三大工程其高爐係統等一些鋼生產廠進行改造和投產,在蘇聯的指導和幫助下,我們獨立設計了自動化工程。隨著與蘇聯關係的惡化,鋼鐵自動化發展有所停滯,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的自動化水平更是與世界水平差距較大,但並沒有停止鋼鐵自動化發展的腳步,漸漸向西方學習和引進先進技術,與外國的差距為我國帶來了非常大的危機感,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鋼鐵工業自動化發展的高潮。

70年代初期,為了更好地開發和利用自動化技術,我國很多地區先後成立自動化研究所,與院校、工廠等構成自動化研究體係,使我國的鋼鐵自動化得到了相對穩定的發展,加之對自動化作用認識的深入,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的實施,促進了鋼鐵工業自動化有了一個大幅度地發展。至今,我國鋼鐵工業自動化技術開始大規模應用在鋼鐵廠,引進先進技術的同時,研製和推廣國產係統,時刻加強鋼鐵工業自動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