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畝產稅收論英雄”的幾點思考(1 / 2)

關於“畝產稅收論英雄”的幾點思考

改革探索

作者:趙金微

“畝產稅收論英雄”就是以企業每畝土地的平均財政收入貢獻為標準,對企業進行綜合評價和分類管理的一種機製。近年來,麵對嚴峻經濟形勢,溫州市把“畝產稅收論英雄”作為推進實體經濟轉型升級、優化資源配置的有力抓手,認真部署落實,並自主開發《畝產稅收論英雄應用平台》,在建立完善“畝產稅收論英雄”的導向、約束、評判機製方麵做了積極有益的探索。本文試圖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地分析溫州市“畝產稅收論英雄”推廣應用情況,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並提出改進建議。

一、溫州市“畝產稅收論英雄”推行背景

1、收入組織壓力空前。經濟決定稅收,經濟是影響稅收收入規模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因素,稅收增長必須與經濟發展相適應。但連年來溫州市稅收收入增速始終遠遠高於GDP增速,尤其是近年來溫州市經濟發展後勁不足,稅源增長乏力,而日益嚴密的征管使稅收基本上做到應收盡收,挖潛增收空間狹窄。稅源與收入任務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收入缺口越來越大,納稅人反響強烈,征收機關壓力空前。

2、土地瓶頸日益凸顯。人多地少是溫州市的基本市情,土地要素製約一直是阻礙溫州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老大難”問題。因為用地緊張,外麵的優質企業引不進、本市的大中企業留不住,企業外遷已是司空見慣,一大批優質稅源流失。

3、土地供給與產出失衡。除了政府在土地供應環節對企業稅收收入貢獻未予足夠重視等傳統弊端外,近年來溫州市出現的一個新問題也需引起注意:一些企業迷失於炒房、炒煤、高利貸等“暴利”行業,實體經濟出現不同程度的產業空心化。部分企業家不事主業,自行縮減生產規模甚至停產,並以廠房抵押銀行貸得資金進行投擊,同時將閑置廠房高價轉租他人,而相當數量的企業卻苦於沒有土地不得不高價尋租生產廠房甚至忍痛拒接訂單,企業間擁有的土地、廠房與產品產量、稅收收入等產出不配比,行業內、行業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供給與產出失衡。

二、“畝產稅收論英雄”的積極意義

1、有利於企業提高納稅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以畝產稅收的多少排定英雄榜,收入貢獻大的企業受政府褒獎並優先獲得土地、水電、資金等方麵的供給與保障,此舉可有效激勵企業依法納稅,自覺承擔社會責任。

2、有利於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建立以畝產稅收為核心的導向約束機製,將稀缺的土地供應給那些真正需要土地並能帶來“真金白銀”稅收貢獻的企業,促進企業有效利用土地,減少土地空置或隨意轉租,將“有限的土地”用在刀刃上。

3、有利於經濟轉型升級。畝產稅收論英雄的評價管理機製,可以讓那些科技含量高、畝均稅收多、占地少的企業在評比中勝出,同時淘汰部分發展方式落後、資源利用效率低下的企業,有利於整個社會經濟的轉型提升。

三、當前溫州市“畝產稅收論英雄”推廣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1、數據采集質量有待提升

紮實的數據基礎是做好“畝產論英雄”的必要前提,如若出現少登、漏登、錯登,不僅會使國家財政收入遭受損失,還會弄巧成拙讓少繳稅者成英雄。在實際數據采集過程中既要關注工作進度,更要確保信息準確無誤。目前信息登記錯誤率仍比較高,當務之急是更正錯誤數據、提升數據采集質量,讓數據與實相符。

2、測評規則有待細化、優化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要評出真英雄測評細節馬虎不得,測算評比方法、規則和標準亟待進一步細化、優化。測算口徑如何選擇、測算依據如何確定、如何細分行業評比、評比指標如何設置這些都要仔細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