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3章 崗位評估的程序(1 / 2)

7.2.1 崗位評估的程序

1)按崗位的工作性質,先將組織的全部崗位劃分為若幹個大類。例如,某公司將本企業的崗位分為技術崗、管理崗、營銷崗和生產崗四類崗位。崗位類別的多少,應根據組織的生產規模或工作範圍、產品或服務繁雜程度等具體情況和條件來決定。

2)收集有關崗位的各種信息,既包括崗位過去的,也要包括現今的各種相關數據資料;既應當有各種文字性資料,也應當有其他種類的信息,如通過現場調查獲得的第一手“活”的訪談記錄、音像資料等。

3)建立由職位分析評估專家組成的崗位評估委員會,培訓有關的評估人員,使他們係統地掌握崗位評估的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能夠獨立地完成對各個層級工作崗位的綜合評估。評估委員會的作用有:確定10~15個標杆工作;選擇評估要素;分析評估工作的相對價值。

4)製定出工作崗位評估的總體規劃,並提出具體的行動方案或實施細則。

5)在廣泛收集資料的基礎上,找出與崗位有直接聯係、密切相關的各種主要因素及其指標,列出細目清單,並對有關指標做出說明。

6)通過評估專家小組的集體討論,構建崗位評估的指標體係,規定統一的衡量評估標準,設計有關調查問卷和測量評估的量表。

7)先在幾個重要崗位進行試點,以便總結經驗、發現問題、采取對策、及時糾正。

8)全麵落實崗位評估計劃,按照預定方案逐步組織實施。包括崗位測量評定、資料整理彙總、數據處理儲存、信息集成分析等具體工作的開展。

9)最後形成崗位等級序列,並撰寫出組織各個層級崗位的評估報告書,提供給各有關部門。

10)對崗位評估工作進行全麵總結,以便汲取崗位評估工作的經驗和教訓,為以後崗位分類分級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7.2.2 崗位評估過程中應注意的問題

1.評估標準要統一

對於崗位評估,如果采用不同的價值衡量標準,結果就會有所不同。因此,製定一個企業適用的“個性化”價值標尺,是實現組織內部職位公平的首要前提和最為關鍵的環節。

2.評估要素的選擇要突出組織的特色

構建崗位評估係統時,評估因素的選擇及權數的確定是最為重要的。在確定評估因素時,除一些常用的評估因素,如責任大小、管理範圍等外,關鍵是要選取那些能突出企業特色,反映其核心價值的因素,如對於一個生產性企業,工作條件和環境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對於一個高科技IT公司而言,創新性是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因此也是衡量其職位價值重要性大小必不可少的因素。另外,評估因素的權重則反映了該項因素在整個評估係統中價值貢獻大小的程度,它和評估因素共同反映了一個企業的價值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