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初中同學聚會,雖然其中有兩位在我的自我分析史上一遍又一遍被提及的朋友,但卻止步聚會的我,著實需要好好思考一下自己了。
你還差得遠呢,這句話第一次記住是高一時,從某本漫畫雜誌上一篇描寫越前龍馬的文章裏學到的日語。那時自以為是的每天念叨著,後來有同學告訴我,首先我發的日語不標準,然後文章中那句話不是寫的龍馬口頭禪。後來我就把這件事也列為尷尬事件之一。現在想想有句話說的是,在孩子的思維裏,他炫耀什麼便是缺少什麼。沒看過網王的我,每天說著那些學霸不屑,學渣不理的半句日語,無非是想獲得關注。高中時有個語文老師說我的知識麵讓她都有些驚訝,於是乎,一直被父親壓製的我,好像人生有了出頭之方向。一處又一處的獵奇,隻為能夠多一個話題,多一份豔羨的目光。回想起那個樣子的我,真的可憐的想要抱抱他。
第二次這句話被我記住,是我列為人生方向指引的,李某老師。貫徹著我的後知後覺的特色,在他辭職之後,我回憶起他的最後一堂課,每一次想起的不是轉述的讚揚,而是他的那句:做心理學,你們還差得遠呢。我不知道這句話為我的潛意識修改了多少次,現在留下的便是這幾個文字。是啊,我還差得遠呢,對於專業既沒有足夠的水準支撐,卻也四處說,你需要心理谘詢嗎。對於我為何會記得這句話,第一略正常的我,想借此自勉,時刻提醒自己前麵的路還遠呢。第二略自卑的我,想用這句話來刺激自己。我估計其原因也是想獲得成長,人總是有自我實現的傾向嘛。至於我為什麼自卑,我和媽媽聊天的時候,她和我說了一句我早就忘了的話,那是我上初中的時候,有一天我突然和我媽說,我不想上了,現在考公務員都有身高要求,我以後能有什麼用啊。從那以後我媽說,她看著我的成績一落千丈,卻無能為力。其實身高有什麼的,李小龍把他的身高化為對極致武學的追求,而我把它化為兩層增高鞋墊,倒也穿的有些扁平足,是越來越接近李小龍了嘛。
為了時間不全被自認為牽扯的愛情所以占用,費盡了唇舌,說通女友,讓我出去學習。倒也巧合,能夠留在一個崛起中的谘詢機構做零雜工。當時溝通時,我的學長說我將會獲得的就是所有時間段免費聽課的機會。其實我自己還認為可以躲避愛情。其實我為什麼會懼怕這份愛情呢,我從小就在媽媽身邊長大,媽媽離開我的時候從未超過一個星期。所以當我遇到一位像媽媽一樣善良的女生的時候,青春期的餘孽還沒有消除幹淨,直逼得我逃離。對於父母血親,我沒法直接的反叛,因為我仍舊懼怕父親的辱罵和毆打。利用求學之便離家數千公裏,算是我無意識的無聲抗爭。對待類似的人,我也用了同樣的方法親近的同時,無聲的遠離。另外,女友像母親的同時我像父親,同樣的情況如果再一次上演,我的孩子如果每天看到父母打架,一直看到自己冷漠,一直看到自己沒有情感,一直看到察覺今晚氣氛不對,就把門微微打開,打架時自己叫一下親戚,然後翻身繼續睡覺。我想我會更加傷心。
進了谘詢室,我接觸了全國催眠界饒有名氣的老師,我開始發現另外一個現象,我不敢和他交流,就像我不敢和李某老師交流一樣。看到他們的時候我都會心悸一下。對於李某我可以策動全班對他的批判性思維進行批判,倒也產生了正麵的效果。但我仿佛對所有這類人我都不敢主動接觸。即使我舌燦蓮花,但父親的暴力,特別是語言暴力,讓我接觸這一類,被我認為是有權威人物的時候,總有一種即將被鞭打的畏懼,就在打著幾個字的時候,手不經意顫抖了幾下,我知道那是怕的,每次看到我爸拿皮帶,我都是這個表現。
半年時間,我真正開始學了催眠,還學會了使用攝像機和攝影機,還涉及了很多心理治療方法。偶爾也能拍出很棒的照片,偶爾也能做一次很出色的催眠。我越來越開始欣喜自己的進步,但我的年末綜合症就是覺得自己還是太差,真搞不懂一個拖遝懶散的我怎麼還有完美主義傾向的。然後脾氣越來越差,谘詢室年末集合,我拍集體照時,竟然因為拍照前幾個人說了幾句吐槽攝影技術的話,然後開始產生了敷衍的情緒,明明辦公室的單反是我最愛把玩的東西。我還差得遠呢。
對於心理學,我還差得遠呢,尚且不能熟練每一個流派的精髓,不能做好每一次共情;對於自己,我還差得遠呢,不能控製自己的情緒,不能讓兒童化的舉措合理存在自己的行為,不能克服拖延症,甚至不想克服,不能讓自己邁向未來的步伐穩定;對於催眠,我還差得遠呢,不能信任自己,不能讀懂催眠;對於未來,我還差得遠呢,我還有那麼多沒去準備,不管畢業後做什麼決定,現在都沒做好準備措施。
不過還是願意告訴自己,張新,你行的。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