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拉美首富:卡洛斯·斯利姆·埃盧(2)(1 / 3)

就像世界股神巴菲特所說的,“別人貪婪時我恐慌,別人恐慌時我貪婪”。正是在這樣的危機之中,卡洛斯沉著應對,做到了亂中取勝。在接下來的幾年當中,卡洛斯抓住時機,大肆收購那些價值被大大低估的公司。具體說來,這一時期卡洛斯的收購項目主要有:花費5000萬美元巨資收購了采礦公司Empresas Frisco;收購了大型的銅製品公司Industrias Nacobre;對零售及餐飲連鎖集團Sanborn Hermanos發起進攻,收購了其大部分股份。

1990年以後,卡洛斯進行了商業生涯中的第二次集中收購,並通過商業生涯的第二個10年征戰,成功地將卡洛斯王朝進一步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1997年,卡爾索集團正式宣布收購了美國著名百貨公司希爾斯墨西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

在收購之外,卡洛斯還自己創建了金融服務集團Group Flnanciero Inbursa,該集團後來成為墨西哥第四大金融集團。

在全麵開展這一係列收購活動的過程中,卡洛斯慣用的手法是先施行收購,然後再對原來的公司進行一番徹徹底底的改革,最後在其大力整頓下實現贏利。

然而,他平時很少會幹預某個公司的具體運作。在一般情況下,他總是在墨西哥城中心區的一幢不起眼的二層小樓裏辦公。除了少數的保安人員之外,卡洛斯通常隻帶領著十幾名下屬在這裏一起工作。

在扭虧為盈方麵,卡洛斯通常以嚴格的成本控製來達到目標。一旦收購一家公司之後,他便會將這家公司的原有管理層解散,將公司的總部辦公樓出售,接下來派人將新公司的總部設置到距離工廠不遠的地方,通常是一個毫不起眼的小辦公室裏。根據一家長期負責為卡爾索集團提供人事服務的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回憶,能夠有幸被卡洛斯選中去管理新公司的人,通常都是那些“絕對忠誠,絕對有能力的人”,而這些人大都是從卡洛斯的親戚和朋友中挑選而來,“除了忠誠之外,還必須具備一點,他們要能夠忍受得了老板的小氣”。

新的管理層組建之後,一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裁減員工,大批的員工就這樣被迫離開自己的工作崗位,離職津貼通常非常少,甚至一個兒子也沒有——卡洛斯這種不近人情的做法,有時甚至會引發大規模的罷工或示威遊行。

裁員之後就會馬上進行公司重整。那些不能給公司帶來利潤的生產線和產品線這時會被陸續停掉,隨後公司便會投入大筆資金用來引進新的生產技術,采用先進的生產設備。如此一來,生產效率將會得到很大提高。

1990年,卡洛斯的卡爾索集團在墨西哥證券交易所公開上市。雖然它一躍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卡洛斯和他的直係親屬仍然持有其60%~65%的股份。

或許正是這種家族式的管理方式,讓卡洛斯擁有其對公司的絕對控製權,卡爾索集團在卡洛斯的有力領導下保持了高速發展的勢態。到了1994年的時候,卡爾索集團的市值已經是上市時的10倍。就算是在1994年12月墨西哥金融危機爆發的時候,卡爾索集團依然保持了強勁的發展勢頭。

點石成金的電話公司

在最初收購墨西哥電話公司的那段時間裏,曾經有評論家出來宣稱:卡洛斯實際上是在做一筆賠本生意,認為“卡洛斯為墨西哥電話公司付出的資金已經大大超過了墨西哥電話公司的實際價值”。還有人說卡洛斯分明是在趁火打劫,聯合外國勢力以某種賤買的方式竊取國家資產……一時之間,各種評論不絕於耳。

無論外界對此次收購的評論如何,不能否認的事實是,當時的墨西哥電話公司的確像是一個爛攤子。

熟悉墨西哥的人大概不會忘記,在1988年之前,墨西哥一直是處於電信管製階段的。由於市場上沒有形成有效的競爭機製,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墨西哥電話公司都處於一種一家獨大的狂妄狀態。

1988年,墨西哥電信業正式對外開放,墨西哥電話公司的地位因此受到強烈衝擊,市場影響更是一落千丈。龐大的組織規模一時成了阻礙墨西哥電話公司發展的瓶頸,公司每年都要承擔巨額的虧損,員工的工作也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