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急“撲火”
“花無百日紅,人無千樣好”,作為世界上最大的計算機廠商之一的戴爾公司,無時無刻不在接受著市場的檢驗和經受市場大浪的淘洗。實際上,戴爾公司從誕生之日起,就一直被各種非議和潮流所包圍,走到今天,可謂曆經艱難險阻。
2006年,多起電腦起火事故讓戴爾公司遇到了重大的危機考驗。
當年6月,美國內華達州的一輛客貨兩用卡車內的戴爾電腦突然起火,點燃了油箱,卡車發生爆炸。電腦和卡車的主人福奎瑞在接受當地媒體采訪時說:“在手提電腦著火的幾分鍾後,我們趕快跳出車廂。總有人會因此而死的。僅僅10分鍾,火焰就燃起了12英尺高,黑煙衝向天空。”
這輛1966年產的福特車是福奎瑞從祖父手上繼承下來的,此刻已經徹底報廢,他和同伴在車上的所有物品也在隨後的油箱爆炸中都被損壞。突如其來的災難讓更多購買戴爾電腦的用戶徹夜難眠,不過這隻是戴爾筆記本電腦起火最危險的案例之一。
同年7月,在美國伊利諾伊,一家食品加工公司的筆記本電腦起火,電腦的熱度足夠燃燒下麵的桌子。經過調查,這起事故的“縱火犯”也是戴爾筆記本電腦。
類似的起火事故先後發生了6起,但是真正引起戴爾公司重視的是在日本Osaka酒店發生的火災。當時在一場會議中,桌子上的戴爾筆記本電腦突然起火。所幸,在這些起火案中,並沒有人員傷亡。但是,戴爾公司並沒為此而感到僥幸,他們意識到問題比想象的還要嚴重。因此,戴爾做出決定:在全球範圍內召回410萬塊筆記本電池。其中270萬塊在美國本土,140萬塊銷往了海外。
據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介紹,這是戴爾公司第三次召回筆記本電池。在2001年,他們召回了28.4萬塊,2005年又召回了2.2萬塊。這次召回也是電器產品曆史上最大的召回案。
戴爾此次召回的鋰電池,出售於2004年4月到2006年7月18日這段時間,經過調查,發生事故的原因是索尼公司生產的電池出現故障。索尼已經表示其電池生產確實出現故障,並表示會承擔費用,支持戴爾的行動。據估計,這次召回的成本可能超過3億美元,但戴爾拒絕估計召回的成本,表示此舉不會影響其利潤。
美國著名的信息谘詢公司Gartner的分析師馬丁·瑞諾斯說:“這是非常危險的問題,電腦起火有可能造成非常嚴重的後果。你不能冒著有人因此受傷的危險。主動召回400多萬塊電池顯示了戴爾對消費者的負責態度。但另一方麵,如果戴爾不采取這樣的步驟,一旦因電池起火造成人員傷亡,法律費用將會十分高昂。”他進一步解釋說,400多萬台電腦中僅出現了6起事故,說明事故發生率極低。但因為事故發生後的風險巨大,戴爾必須這樣做。如果隻是說電池不管用了,沒有人會理會這件事。
美國消費產品安全委員會發言人羅斯對戴爾的這一決定表示讚賞,他介紹說,在美國,如果產品因安全問題而造成消費者財產和人身損害,消費者一般會和廠家談判要求賠償,也可能訴諸法律。在美國這樣以消費者和個人權利為上的國家,如果真是因為產品安全而導致出現人員傷亡,企業將要付出巨大的代價。所以,戴爾此次大規模召回有可能起火的電池,是非常謹慎和有預見性的行動。
從戴爾的角度來看,這次召回是在上一年度銷售和贏利下降、股票下跌40%之後,為避免形象再受打擊而采取的積極措施。輿論普遍認為,及時、有效地處理問題,對廠家來說最有利,因為所有人都理解產品總是會出現問題,如果能盡早處理,還是能夠贏得信任的。
因此,戴爾以消費者利益為重的行事邏輯,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因突然危機而削弱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