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9章 最年輕的億萬富翁:邁克爾·戴爾(3)(1 / 2)

在互聯網上直接拿訂單

世界經濟的快速發展讓互聯網有了越來越多的用武之地,它成為網絡經濟中最有效也最普遍的媒介。無論你處於哪個行業,銷售哪種產品,都不可能墨守成規了。電子商務很快流行起來,通過互聯網進行交易成為許多企業青睞的方式,熱衷於嚐試的戴爾當然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思維活躍的戴爾早就看到了互聯網廣闊的市場前景,他在鞏固和擴展傳統電話直銷市場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尋求和探索新的銷售渠道和模式。到1996年,戴爾把握先機,決定全力進軍電子商務,戴爾公司開始通過其官方網站www.dell.com銷售戴爾計算機產品。1997年,其網上日營業額由年初的100萬美元,躍升至400多萬美元。經過短短一年的時間,網上業務發展勢頭迅猛,成為戴爾公司新的利潤增長點。

戴爾的操作模式是:用戶進入戴爾直銷網站後,隻需要輕輕點擊幾個按鈕,就可以輕鬆地進行電腦的選擇、配置直至付款。網絡直銷模式使得戴爾進入某個新市場的成本減至極低的水平,戴爾可以免去開設店鋪、建立渠道等費用,甚至根本不用關心是哪個國家,隻要開設一個網站,然後通過國際化物流公司——聯邦快遞的配送,就可以有效地占領這個國家的市場。

這種新型的銷售模式取得了立竿見影的效果,其超低的成本策略和便捷的配送方式,給IBM、惠普等巨頭造成毀滅性的打擊。二者根本無法招架,惠普不得不通過並購康柏來增強競爭力,而IBM則幹脆出售了其PC業務。這種可喜的局麵,恐怕連戴爾自己都始料未及。

此外,戴爾網站具有強大的因特網技術、企業內部網技術、企業外部網技術、計算機軟硬件技術、通信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它們為管理信息的識別、獲取、傳輸和利用提供了強大的支持力量。戴爾每天通過網絡和其他工具與全球幾萬名客戶進行及時直接的對話,這和通過渠道緩慢收集上來的不準確信息完全不同,戴爾可以據此從統計學的角度馬上知道真實需求會有多大。這些需求如果導致某一部件出現短缺,戴爾會立即通過係統告訴供應商。無論是長期規劃數據、未來4~12個星期的預期批量,還是每隔兩個小時更新一次的執行係統,所有交易數據都在互聯網上不斷往返。信息調整的次數越多,戴爾和其全球400多家供應商就越接近庫存底限。

對於這種新模式,邁克爾·戴爾認為,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戴爾網站提供了大量的“售前服務”。戴爾網站的“網上購物”頁麵上,根據家庭類、商業類、教育類、政府類以及特殊類這五大類別,提供了形態各異的采購資訊。

商業類以400為界限,分別為大型企業和中小企業提供不同的采購清單;在家庭用電腦類,戴爾設計了各種電腦配置,並提供產品詳細信息,告訴消費者各類型電腦的優點所在;在大中型企業的網頁上,戴爾除了提供周邊產品供搭配選擇,還提供工作站、服務器的機型,供企業用戶在規劃公司整體資訊環境及電子商務時參考;在“特殊類”選項裏,戴爾在美國以外的80個國家和地區建立服務網站,提供27種語言或方言、40種不同的貨幣報價服務。同時,戴爾公司還為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專業客戶可自主選擇CPU、硬盤、內存等配置,使每一台計算機都是為自己量身定做的。這些改變,都是最大限度地為用戶的需求服務,同時也是為自己最大限度地獲得利潤。

在電子商務領域,戴爾就這樣通過成功實踐使直銷插上了輕盈的翅膀,在遼闊的市場上展翅翱翔。2000年,戴爾公司通過電子商務的成交額達到160億美元。2001年,戴爾公司首次成為全球市場占有率最高的計算機廠商。

如今,戴爾公司近一半的收入來自於戴爾網站。同時,網站還使公司花費在客戶服務方麵的電話時間大量減少,大大節約了公司的運營費用,從而提升了利潤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