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說,孫正義是個大智若愚的人,幾乎沒一句多餘的話,仿佛武俠中的人物:一是決斷迅速;二是想做大事;三是能按自己的想法做事。

姓名:孫正義

出生日期:1957年8月11日

籍貫:日本佐賀縣

產業:軟件銀行集團

資產狀況:51億美元

2008福布斯財富排名:第201位

他在不到20年的時間內,創立了一個網絡產業帝國。這個帝國並沒有受其統治,而是由他支持扶助;不是他一個人在獨自享受,而是為更多人打造展示自身的舞台。美國《電子商務》雜誌對孫正義的評價是:對電腦的情有獨鍾像比爾·蓋茨;在風險投資領域,他的重拳出擊頗有喬治·索羅斯的風範;在選擇出手的對象上,他又有點當今世界上最傑出的證券投資者沃倫·巴菲特的味道——不敗之道在於做足功課然後行動。

走進計算機世界

孫正義是韓裔日本人,他的祖父輩從韓國移民到日本當礦工,從此並定居下來,但他骨子裏認定韓國才是他的故鄉。他從小就對有經營才幹的生意人非常崇拜,早年在日本的時候,他就是日本麥當勞經理藤田田的忠實“粉絲”,藤田田在日本開遍了麥當勞連鎖店。孫正義為了與偶像見上一麵,就專程坐飛機到東京。見麵之後,藤田田對他說:“我不能建議你將來做什麼,但我覺得你應該去美國看看,或許在那裏你會找到你的理想。”此外,藤田田還叮囑孫正義要學好英語和計算機。

在孩子的眼裏,偶像的一句話勝過老師一年的教誨,勝過家長上千次打罵。藤田田的話讓孫正義深信不疑,帶著狂熱的理想,他去了美國。藤田田的一句話給孫正義指明了以後發展的道路。

藤田田的叮囑和建議時常在孫正義耳邊回蕩,他對美國的憧憬也變得異常強烈,甚至有些迫不及待。16歲那年的暑假,孫正義還在上高一,他決定借假期到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去學一個月英語。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裏,孫正義跑了很多地方,完全被美國加州所吸引,他覺得:“人生太短暫了,不能再在日本每天這樣悠然地上著學。”

回到日本之後,孫正義對美國念念不忘,完全沒有從暑期的“夢境”中走出來,他對所有認識的人大聲宣告:“我要退學,到美國去!”人們對他這突如其來的想法感到非常吃驚,他母親含淚勸說,旁人冷嘲熱諷,都不讚成他去美國。但是,沒有任何力量能阻擋夢想的翅膀飛翔。1974年2月,年僅16歲的孫正義不顧一切,作出了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決定:隻身一人前往美國,去尋自己的財富夢。

在美國,孫正義僅僅用了三個星期就修完了塞拉蒙提高中的全部課程,隨後申請參加大學入學考試。以他當時的英語水平去參加入學考試是十分困難的,但孫正義以決心和毅力克服了重重困難,通過了考試,開始了在霍利大學的新生活。

一天,孫正義在平時經常光顧的超市裏買了一本叫《現代電子》的科學雜誌,其中刊載的一張照片引起了他的極大興趣。這是一張英特爾公司新研發出的i8080中央處理器的放大圖。正是這後來改變人類社會未來的小小芯片,讓孫正義激動不已。

說起計算機,要追溯到孫正義五六歲時看過的動畫片《鐵臂阿童木》中的一個鏡頭:茶博士操作著一台大型計算機,上麵的信號燈忽明忽暗。這就是孫正義對計算機的最初印象。但是,和那台大型計算機不同,眼前的這個閃著耀眼藍光的小生命體(中央處理器)如此的小。孫正義把這幅照片剪下,放進活頁夾裏,然後放入背包,天天背著它,連上廁所也會帶著它,晚上睡覺就把它放在枕頭下,不時地拿出來看一看,一刻也不離開。由於孫正義過於珍惜,這張照片不到半年就退色,變得模糊不清了,但它最初的影像已經深深地印在了孫正義的頭腦中。

“我要搞計算機,企業家應走的路是計算機行業。”從此以後,孫正義更加關注相關的計算機和電子產品信息,相關的刊物、圖書等讀了個遍。漸漸的,孫正義完全被這個精彩的新天地深深吸引,走入了計算機世界。

此時,另一個年輕的美國人也在經曆著命運的碰撞。他看到微型計算機時,反應和孫正義一樣強烈。這個美國人就是成功締造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1974年,正在上大學二年級的比爾·蓋茨看到《現代科學》雜誌上的一篇報道:新墨西哥州的MITS公司發明了價值350美元的Altair芯片。這一平常人根本看都不會看上一眼的信息,卻讓蓋茨產生了莫名的激動。他預感到微型計算機將徹底改變人和計算機的關係。後來,他跟好友保羅·艾倫一起創立了微軟公司,讓這一預感和夢想成為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