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正義看來,西和彥統一標準純粹是為了自己企業的一己之私。微軟曾經提出,要參加標準統一需要交納3000萬日元到6000萬日元的加入費用,此外每台電腦還要交納高達數千日元的專利使用費。日本軟銀與微軟談判,表示自己隻願意繳納數百萬日元參加費用、數百日元專利使用費用。微軟對此不讚同,雙方矛盾不斷加深。而此次西和彥出來統一標準,一定是私下與微軟有不可告人的交易。

孫正義對西和彥的這種做法十分憤慨。因為這對廣大終端用戶來說,承受的費用太高。為了電腦行業的未來,一定要想辦法阻止西和彥。躺在病床上的孫正義決定要克服病痛,正麵挑戰西和彥。

西和彥跟孫正義的成長環境完全不同。他出身於神戶市一個教育世家,他的祖父是私立須摩學園(位於神戶市)的創辦人,祖父母與雙親都在該校擔任過教師。他的成長背景,與移居日本的韓國人,從少年時期起就幫助父親理理外外打點家業的孫正義非常不一樣。

西和彥人生經曆可謂一馬平川,要不是因為兩次報考東京大學失利,他根本就不知道“挫折”為何物。1975年,他考入早稻田大學理工學院。第二年,即1976年10月,在電子信息雜誌《Interface》的編輯星正明的邀請下,西和彥與郡司明郎、塚本慶一郎一起創辦了《I/O》雜誌。該雜誌一經推出就非常暢銷。西和彥由此跨入電腦業,後來成為電腦世界的風雲人物。1977年5月,西和彥邀請郡司明郎和塚本慶一郎一起創辦了《ASCⅡ》。一年後,西和彥迎來了他生命中的轉折期。

西和彥經常在大學圖書館中瀏覽相關的行業雜誌,有一天在一本雜誌中,他看到了一篇對比爾·蓋茨利用BASIC語言設計個人電腦軟件的報道。看過這篇文章後,西和彥也頗有感觸,他也感覺到“這種個人電腦軟件,將會給現實世界帶來一場非同一般的革命”。從此,西和彥開始研究起BASIC電腦語言來,他越來越發現其中的奧秘和商機無窮。

畢業後,西和彥創辦了自己的公司,交流的渴望讓西和彥覺得有必要去專程拜訪一下比爾·蓋茨。

1978年6月,在美國加州安納海姆召開的全美電腦會議上,西和彥與比爾·蓋茨進行了首次見麵。他們談得很投機,最後雙方商定,比爾·蓋茨將BASIC獨家銷售權轉讓給西和彥的公司。這是微軟首次授予以日本為中心的東亞地區獨家銷售權。兩個人在銷售權轉讓協議上簽了字,值得一提的是,這次轉讓並沒有通過律師完成。兩人在私下單獨商議後,就相互交換了轉讓協議書。

取得BASIC獨家銷售權的西和彥,在日本個人電腦市場上有了呼風喚雨的資本。許多想在個人電腦市場分得一杯羮的電腦廠商,隻有紛紛找上門來與西和彥經營的ASKI公司合作。ASKI公司的發展從此步入高速增長期。西和彥開始成為時代的寵兒,並被眾多媒體稱為“日本的比爾·蓋茨”。據說,他與蓋茨十分親密,互稱“比爾”和“凱”(西和彥的英文縮寫)。

孫正義與西和彥的初次碰麵,是在1977年的夏天。當時孫正義還是伯克利分校的學生,兩人在大阪鬆下電器總公司第一次見麵。鬆下電器產業技術部的部長前田一泰介紹這兩個人互相認識。當時兩人隻是簡單地打了聲招呼,就再也沒有聯係。

兩人再次見麵是在4年後的1981年。當時,孫正義剛剛創立日本軟銀,而西和彥早已經通過ASKI名聲大振。在這次會麵中,孫正義跟西和彥打招呼時,西和彥以輕視的語氣說:“你就是當時那個用英語跟我說話的人吧。”

隨著孫正義日本軟銀的業績的不斷增長,他們之間的衝突和摩擦不斷顯現並加劇。

1983年,西和彥與孫正義之間爆發了最激烈的正麵衝突,這就是MSX之爭。西和彥所提倡的MSX,表麵上看是統一標準,實際上是以犧牲用戶利益和打壓競爭對手的方式來爭得一己之利。1983年6月21日,孫正義在21家個人電腦製造商麵前大聲宣布:“軟銀同意采取另一種標準。”會場上讚同聲不絕於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