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侃侃:叛逆者平穩著陸
封麵
作者:汪再興
幾年前還會拍桌子罵客戶傻逼的茅侃侃,如今對別人拋來的各種無厘頭罵聲都可以泰然處之。當年作為被媒體塑造出的80後第一波創業明星,他曾經風光無限,也曾因為叛逆的性格跌入低穀。如果說,剛出道時,他還是一位典型霍爾頓式的青春叛逆者,那將近十年的積澱則讓這個毛頭小夥已經找到了與這個世界達成和解的方式。
2006年初,年僅23歲的他就成為一家國有控股企業的CEO,他創造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的想法得到了某國企副總裁的認同,這是一款將網遊搬到實景中體驗的項目,很快,他的創業項目得到政府批準,這位17歲時兩度輟學的少年此後又多了一個身份—80後CEO。
這個身份很快就引來媒體的關注。2006年5月14日,茅侃侃作為嘉賓做客中央電視台《對話》欄目,和他一起對話的還有時任泡泡網CEO李想、康盛創想CEO戴誌康、MyseeCEO高燃。他們4人均出生在80年代,20歲出頭便有了自己的公司且事業蒸蒸日上。此時韓寒叛逆成名的事跡還在流傳,而他們4人的崛起迅速在商業領域掀起軒然大波,“京城IT四少”、“80後創業新貴”等名詞在此後數年被媒體反複提及。
然而時代代表者往往和“時代”這個詞一樣都會發生改變。2014年6月20日,麵對《博客天下》記者,已過而立之年的茅侃侃說:“我的性格不適合創業。我不是一個會管理的人。”現在的他是GTV(遊戲競技頻道)的副總裁,負責視頻等業務,而公司管理事務則交給了他的合夥人。
時隔8年,這位在年少時不斷折騰的年輕人正將他的人生軌道保持平穩。他似乎悟出了與年少時截然不同的人生哲理:“現在是某件事你不喜歡,但為了完成你不得不做。這不是無奈,社會就是這樣。”
年少成名
31歲的茅侃侃仍然保留著青春期叛逆的外形。他最近染了一頭靛藍色頭發,長長的劉海垂到了眉毛上,一身上下清一色的Paul Frank(大嘴猴)休閑裝,還有半袖T恤下滿是青灰色紋身的雙臂,站在記者麵前,活像個玩Cosplay的網絡青年。采訪當天,腳下一雙粗布休閑鞋的他在錯過了電梯後徑直走樓梯下樓,無咖啡不歡的他向二樓前台要了一杯咖啡,然後快速移步會議室,放下手機,蹺起二郎腿,點了根煙。這一係列的動作連貫無縫隙,就像他的語速一樣快。盡管,他否認“形象與年齡、年代的關聯,”但在熟悉他的人看來,“反叛”這個詞彙至少貫穿了茅侃侃前31年人生的大多數時光。
和同時代的孩子一樣,出生在北京部隊大院的他從小就接觸了計算機。6歲時就從下海的父親那裏得到了一台Apple進口貨,從此對計算機愛不釋手。而他對程序、軟件等計算機係統的癡迷讓他迅速成為一名電腦高手,12歲玩轉各種軟件的安裝和拆卸、15歲成為瀛海威時空最年輕的BBS版主。
而這樣的偏執帶來的結果就是學習成績的極度偏科。2000年,17歲的茅侃侃因高一地理會考不及格而退學。而望子成龍的父母並不甘心,滿懷期待地把他送到四川綿陽科技城的一所重點高中繼續上學。讓母親沒有想到的是,僅僅不到一年,這位少年時十分乖巧的兒子以想工作為理由再次提出退學。
茅侃侃的理由很簡單:我有計算機技術。拗不過他的母親在答應的同時提議他去計算機培訓班和英語培訓班裏充電。兩個月後,他拿下了微軟MCP(微軟認證專家)、MCSE(微軟認證係統工程師)、MCDBA(微軟認證數據庫管理員)三項認證,當年在全亞洲18歲拿下三項認證的隻有兩人。半年後,他完成了“華爾街英語”的學習。
此後6年,在青春荷爾蒙的催化下,少年的衝突與這個世界的衝突沒有絲毫平緩的跡象。從網站管理員轉到辦公軟件研發,從成立公關公司到進入北京市科委負責整個中心CI項目的運行,憑著包裹著衝動的興趣,他接連跳槽,6年間換了6份工作,並且另外成立了一家公司和創建了一個Linux技術網站。一次,他曾對著自己的客戶大拍桌子罵道:“你懂還是我懂?”也因穿著隨便我行我素而被領導叫去談話。
性格的衝動加上年齡的叛逆,他初入世界的幾份工作都無果而終。2005年底,他根據之前積攢的人脈和資源成立了一家自己的公關廣告公司。其間,他和一位在北京市科委認識的長輩—北京時代遠望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總裁林琪聊天,在國有企業轉型的問題上林琪提出如何依靠新項目來帶動和促進民品企業的股份製改造。由於茅侃侃在科委期間參與了北京市石景山區的數字娛樂產業基地項目的立項工作,他向林說:“是否可以從數字娛樂產業類的項目入手?”一句話引來了對方的興趣,之後經過數次溝通,將網絡遊戲搬到實景中遊玩的“真人實景數字引擎”創意逐漸清晰。2006年,Majoy(時代美兆)公司成立,23歲的茅侃侃成為公司的C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