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使每位顧客得到了“友好、誠摯、尊重”的接待,因此,慕名而來的顧客每天總是絡繹不絕,他的連鎖店已有1500餘家。
舉世聞名的“旅店大王”希爾頓,到1976年時資產達數十億美元,世界上以“希爾頓”命名的旅館有70餘家。“微笑”就是該企業的舉世無雙的服務的核心。
9.出奇促銷。美國赫赫有名的五七罐頭食品公司經理漢斯,有一次去參加在芝加哥舉辦的全美商品博覽會。當他把公司的產品帶去參展時,博覽會卻分給他會場中一個最偏僻的閣樓。開幕後。參觀者十分踴躍,然而願到閣樓上漢斯食品公司處光顧者卻寥寥無幾。漢斯卻想出了新點子:他們向門外地上撒了許多小銅牌,上麵刻著:誰要是拾到這塊銅牌,請到閣樓上漢斯食品公司處去領一件紀念品。很快,那間小閣樓被擠得水泄不通,盛況空前。閉幕時,漢斯獲利55萬美元,令同行驚歎不已。
10.差價促銷。美國一家玩具商店,其中擺出的兩種小鹿,造型幾乎相同,價錢都是3美元,長期都無人問津。為了打開銷路,老板想出一個主意:把兩個小鹿中的一種售價提到5元,另一種不動。把這兩種價差鮮明的小鹿仍置於同一櫃台上,結果,標價3元的小鹿很快銷售一空。
11.公關促銷。法國白蘭地借助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67歲壽辰之際,打入美國市場,就是通過公共關係促銷的典型例子。
12.“饑餓”促銷。我國娃哈哈集團公司盡管產品暢銷,但規定按各個地區正常銷售量的80%供貨,隻讓消費者“吃個八成飽”,致使國內外催貨電函不斷飛來,進一步造成了娃哈哈產品供不應求的勢態,銷售更加紅火。僅1994年年初的70餘天,產品出口成交額就達百萬美元。古人說“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看來,“物稀”就“貴”了。
13.揭短促銷。美國亨利食品加工工業公司經理霍金士從化驗鑒定報告單上發現,在食品配方中起保鮮作用的添加劑有毒,雖然毒性不大,但長期服用對人身體有害。怎麼辦?悄悄地從配方中刪除添加劑,會影響食品的鮮度。如果將這一發現公布於眾,將要引起同行們的強烈反對。考慮之後,決定公布這一次發現。結果,引起食品業同行強烈不滿,他們不僅利用媒體攻擊他,而且聯合起來廉價推銷食品想擠垮他。弄得霍金士接近傾家蕩產。經過四年之爭,他的行為得到政府的支持,其公司名聲家喻戶曉,在短時間公司就恢複了元氣,並登上了美國食品加工工業的第一把交椅。
14.滲透促銷。吉林通化白山製藥五廠的銷售人員帶自己的產品到某地方醫藥站推銷,受到對方冷待,他們就先送上樣品讓其試用,然後集中人力到該地各藥店,從零售開始推銷。患者服用見效後,用量自然增大,購買力增強,結果醫藥批發站主動要求訂貨,局麵一下子打開了。
15.以快促銷。錦西煉油化工總廠,是我國利稅超過4億元的大型企業,廠長劉寶林總的感受就是一個字:走向市場要“快”。該廠在產品銷售上采取了縱向延伸和減少中間環節的策略,很快就同全國十幾個石油公司直接掛鉤聯銷產品,與地方聯辦加油站和液化氣站。結果,該企業的產品銷售暢快,效益良好。
16.信譽促銷。北京市物資開發經營總公司,成立時不足10人,借款300餘萬元,不到10年,就成為擁有2000多萬元固定資產,年銷售額3億元以上,人均年創利20多萬元的大企業。該公司成功的秘訣就是靠信譽求發展。當汽車生產廠的產品積壓著急的時候,該企業寧肯不賺錢,也千方百計地幫助廠家推銷,並真心實意為外埠汽車廠打開北京的市場。
盲人鄭舉選在70年代從15元錢擺攤開始,靠經營針頭線腦之類的小商品,11年做出了2000萬元的生意。他一直堅持“以誠相待,以信為本”的宗旨。有位個體戶買了老鄭7000條拉鏈,長時間賣不出去,急得厲害,老鄭收下這批拉鏈,又再給他一批俏貨。有一位個體戶買了他800元的汽球之後銷不動,老鄭知道後,二話沒說,主動全部收了回去,他的信譽贏得了客戶,他們一到武漢就直奔老鄭的企業。有些客戶甚至對他實行“三不主義”:一不問價錢,二不看質量,三不點數。鄭舉選說多少,來客拉起來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