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1 / 2)

長樂宮。

“娘娘,睿王妃來了。”

吳婉柔優雅的踱步進來,笑容滿麵,說道:“臣妾拜見皇後娘娘,皇後萬安!”

“不必多禮,起身吧!青葉再去端來一碗梨子粥,給王妃也嚐嚐。”

她溫和的說道:“王妃可好些時候沒踏足這裏了,本宮還準備差人去請你呢。你剛一進來,滿麵容光煥發,神采奕奕,想必是遇到什麼喜悅之事了!”

她不禁喜上眉梢,低下頭,輕拂小腹,道:前段日子大夫診斷,臣妾已有兩個月的身孕。

荼蘼神情一亮,笑妍如花:“恭喜王妃了,本宮說過,隻要努力,福分自會會有的。”

她苦笑著:“臣妾這個孩子是上天賜予我的,我一定會好好珍惜的,臣妾的福分也隻有臣妾知道如何來的,旁人哪裏曉得,冷暖自知罷了。”

荼蘼不明就裏,有意轉移話題道:“睿王知道這個喜訊嗎?”

“王爺和父親出征已有兩個月有餘,臣妾日日提心吊膽,燒香拜佛,思來想去覺得此事暫且不告知他,讓他專心於戰場之事。”

她婉聲道:“王妃考慮的周全,顧全大局。”

吳婉柔說道:“天色還早,臣妾還沒去景鈺宮給太後請安呢,臣妾就先退下了,改日再來娘娘宮中。”

荼蘼急忙說:“不急………本宮與你同去給太後請安。”

景鈺宮中。

太後溫和的開口道:“今年真是喜事成雙,皇後與王妃都均有孕在身,相差不過一月,實則上天福澤於我南越。”

吳婉柔開口道:“哪裏是上天庇佑,臣妾覺得定是太後多年來虔誠禮佛,佛祖被太後誠心感動。所以南越國泰民安,皇後又懷有龍嗣,全然是太後的功勞。”

她的一番話,太後聽得心花怒放,高興不已,喜笑顏開的說道:“哀家竟不知王妃的嘴這樣甜,像抹了蜜似的討人喜歡,不像皇後,口若懸河,能言善辯,說起話來雖句句占理,卻總讓人不悅。”

吳婉柔隨即道:“太後這樣說,倒讓臣妾無地自容了,皇後溫善易相處,宮中諸人皆無不讚揚她。”

太後望向荼蘼,若有所指的說:“表麵的功夫做的再好,誰知道私下裏不知道做了多少見不得人的事,有一句話說的好,紙是包不住火的。”

荼蘼心裏不是滋味,太後今日為何對她換了態度,她是哪裏惹到他了?句句帶刺,直指她的不是。荼蘼開口道:“臣妾愚鈍,不知母後何意?”

吳婉柔見此刻局麵尷尬起來,慎覺還是不要卷入宮廷是非中,她隨即開口道:“太後,時日不早了,臣妾就先行回去了。”

“哀家甚是喜歡你,平日裏若是沒事,就常來哀家宮裏,陪哀家解解悶。”

她笑著說:“臣妾遵命!”

“王妃路上小心。”她關懷的說道。

她擔心的望了荼蘼一眼,走到她身旁輕聲道:“皇後萬分珍重。”

太後見吳婉柔走出宮門,立即凝滯了笑容,怒氣浮上眉梢,朗聲道:“皇後好本事,做事瞞天過海,別有一番手段。”太後本就準備宣她前來,正好她自己不請自來來了。

太後這幾句含沙射影的話,讓荼蘼心中湧起幾分不妙的感覺:“請母後明示,臣妾不知就裏。”

“事到如今,還裝的若無其事,渾然不知,你以為哀家不知道孫才人的事嗎?”

她頓時心裏一驚,顫動了起來,不知道太後到底知道多少,又是如何知曉的。她故意探究的問道:“母後,莫非有人誣陷臣妾?”

太後哼一聲道:“要不是有人來告知哀家實情,哀家還蒙在鼓裏,私下查實卻是如此。可憐孫才人如何能含笑九泉?哀家不知皇後為何賜死她,皇後不怕落個戕害妃嬪的惡名嗎?”

那日她去孫才人宮中,如此興師動眾,大發雷霆,想必門外的奴婢聽到了怒斥聲,所幸並沒有聽見什麼隱諱之言。

荼蘼娓娓道:“臣妾本來將此事從此掩埋於黃土,如今倒也不得不說了,臣妾前段時間,發現孫才人與侍衛在禦花園裏拉扯不清,甚是曖昧,恰巧臣妾與楊妃一同碰見,並非虛言。”

“那日,臣妾親自逼問孫才人,她直言不諱的承認此事,孫才人可憐淒苦般的懇求臣妾為她留存顏麵。臣妾一時惻隱,又想著此種隱諱的醜事若是傳揚出去,定然有損皇室聲譽,臣妾思前想後,決定私下賜死。”

太後半信半疑道:“此事當真如此?莫不是你故意找得推脫之詞?

她婉聲道:“世人常被一葉障目,一言蔽之,母後若是不信,可宣楊妃來詢問,一問便知真假,”

她看見太後攢著的眉頭,微微舒展開來,想來對她的話似乎深信不疑,隨即她委屈的說道:“原來臣妾在母後心中,竟這般不堪。”

太後誤會了她,心覺幾分愧疚,語氣溫和的說:“皇後這是在怪哀家?後宮出了這樣大的事,哀家又豈能置之不理?如今才知道實情,倒是哀家的不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