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的時間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反正很快就過去了,這十日之內朝野內外都非常平靜,大臣們都知道決戰的時間就在明天,三月一日的大朝會!
今天的天氣有些陰沉沉的,烏雲密布,天上沒有月亮的光暈,就是亮閃閃地星星也沒有幾顆在閃爍,不知是不是貪睡沒有出來!大臣們四更起床,然後就是穿衣漱洗,大概五更的時候就會趕到到皇城南麵的大司馬門外,等到皇城的宮門一開,大臣們才會排隊去往式乾殿舉行朝會!
天色漸漸地亮了起來,或許是老天爺也感覺到了下麵人的心情變化,天上的烏雲就像大臣們心中的陰雲,重重疊疊不知幾層,反正看到這個天氣就讓人有些懶洋洋無精打采的!
大臣們也不似往日的言談無忌,笑語吟吟,互相攀談,隻有相互的眼光拭探,或是不時的輕咳呼氣,大臣們對於同僚的眼色神情可以說是極為熟撚,現在對方心裏想的什麼,隻是隨便一個眼神的交流或是輕聲提醒都了然於心,然後會心一笑!
大臣們都這樣沉默著,就算是看到今日的主角之一楊駿來了,也隻有楊家一派的嫡係人馬前去問安,其他的人都站立於原地不動,或是仰首望天,或是低頭看著地上那幾個小螞蟻搬家,而且看得精精有味,但是如果大家都做同樣的動作,那難免不把太尉大人放在眼裏,於是,就有大常的一位博士突然拉住一位門下的郎官熱情之極地談笑起來,即使這兩人從前幾年都沒有說過三句話!那那被拉住的郎官開始還疑惑不解,接著看到對麵那拉住自己之人頻使的眼色,他也反應過來,稍微一楞之後,也恍若無事的交談起來!
楊駿看到此情此景,哪還不明白,這些往日恨不得撲上來替他舔腳指的大臣們,那是看他要下台,現在提前和他劃清界線了!楊駿心裏雖怒,可是現在大事未定,他隻是惡狠狠地想道,隻要今日老夫能夠保得權位不失,早晚要和你們算總帳!
不久之後,隨著城頭上守門禁軍的的一聲大喝,”開城門!”,先是高高的吊橋緩緩放下,然後那巨大厚重的由銅鐵所鑄的宮門發出一聲嘶啞的轟嗚,兩扇大門就被緩緩地打開,在禁軍將校的帶領下,大臣們按照上朝時的班位次序,以楊駿領頭,慢慢地朝式乾殿走去!
每個月初的大朝會,身為太子的司馬遹都有這麼一次機會臨朝,這主要是得益於武帝在世時形成的慣例,朝臣們對於太子早日接觸朝政也沒有什麼抵觸,反正太子也隻有聽政之權,沒有發言議政之權!
當然,惠帝做為朝會的主角,肯定是會出現的,隻是賈後身為皇後,每次朝會也要跟著惠帝出席,武帝在世時也經常把兩位楊皇後帶出來,隻要她們不胡亂發言,朝臣們也不會和賈後過不去,因為晉朝對宦官的管製雖然很嚴,可是卻沒有什麼後*宮不得幹政的律令,這也是自東漢以來,一直到曹魏時期,一旦人主孱弱,都由太後臨朝稱製的先例所造成的,因為一旦太後臨朝,那麼外戚家族在朝中的勢力肯定會膨脹,世家們也樂見其成!
晉朝到現在也才傳了兩帝,以往沒有太後臨朝的先例,但是楊駿當政的時候,為了把大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曾經下過命令,朝廷所下的聖旨,除了要在惠帝這裏加蓋玉璽之外,還要加蓋太後的印章,這樣的聖旨才能通過中書省傳達天下!為了鞏固太後的威嚴,楊太後在每個月初的大朝會上也會出現,雖然朝臣們心裏也會想著,現在陛下正當盛年,哪裏輪得到婦人幹政?可是現在楊駿當政,他們也隻會在心裏腹誹兩下,不會真的跳出來和太後過不去!
所以,現在本朝的大朝會或許是曆史上最為奇怪的朝會,因為在這一天,除了皇帝陛下之外,還有太後,皇後,太子等身份尊貴之人在場,但是能夠做主的,卻不是這天下間最為尊貴的四個人之中的任何一人,反而卻是掌握大權的輔政大臣楊駿!但是楊駿站在這台上的日子恐怕也不久了!皇家四人臨朝的局麵肯定也會被打破!
惠帝與太後臨朝,先是所有人都對這天下間最為尊貴的一對母子大禮參拜,山呼千歲萬歲,就是皇後與太子也不例外,然後大臣們才會對皇後與太子施禮,待這些禮節完了之後,才會開始朝會的正常議事階段!
一般來說,在大朝會上如果有外藩入朝或是邊疆發生兵事,那麼朝廷都會優先處理這一類的大事,然後才會處理朝廷之內的政事!現在楚王與淮南王入朝,還沒有正式謁見過惠帝,加上前些日子楊太尉故意把他們軟禁了,怎麼說這件事都是首要處理之事!
而且楊駿前些日子在尚書省就已經安排好了,隻等今日一上朝,就率先發難,不給這兩人辯駁的機會,把兩人的罪名釘死了,這樣他才會平安無事!
楊駿身為輔政大臣,每次朝會都是他來安排,甚至是朝會上要商議哪些政事也是由他來安排,因為有些小事尚書省就可以直接處理了!所以今日還是一樣,待諸臣給惠帝行禮完畢之後,站在禦階上地謁者看到下麵楊駿的眼色,深吸一口中氣後,就準備按照楊駿交待好的,大喝一聲”宣楚王淮南王上殿!”